秀溪

秀溪充塞重堪嗟,谁与通流且种花。

东里先生连古意,欲分馀润散儒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宋朝罗?所作的《秀溪》诗,以秀溪为题,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秀溪充塞重堪嗟”,开篇即以“秀溪”点题,通过“充塞”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溪水因某种原因而堵塞的情景,引发读者的感慨。“重堪嗟”则表达了对这种景象的深切惋惜之情,为后续情感的铺垫。

“谁与通流且种花”,紧承上句,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通流”与“种花”。这里,“通流”意味着疏通堵塞,恢复秀溪的流动,象征着对困境的解决之道;“种花”则可能寓意着在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后,人们可以在此种植花卉,增添生活情趣,也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的回归。这两者并举,既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也蕴含了对人文生活的向往。

“东里先生连古意,欲分馀润散儒家”,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东里先生”可能是指古代某位有识之士,其“连古意”表明了对传统智慧的继承与推崇;“欲分馀润散儒家”则表达了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将多余的恩泽(如秀溪的余润)传播到更广泛的领域,尤其是儒家文化中,使之惠及更多人。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展现了其对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秀溪》诗通过对秀溪被阻塞后的景象描绘,以及对疏通与修复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以及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关切与期待。

收录诗词(3)

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蟠龙山

蟠龙山名何所因,为言山作蟠龙形。

欲寻地志质诸古,适遇野老传于今。

伟哉造化巧经始,斲以斧凿初无痕。

四傍坦夷渺原隰,一径窈窕森松筠。

回旋屈曲隐头角,蓊郁葱翠含精神。

若蹲若踞玩清隐,不起不蛰司芳辰。

遥空水面素澄澈,萦若珠颗尤鲜明。

政当颔下不易夺,况复鳞逆谁敢撄。

我疑此龙蟠亦久,一日得志当求伸。

轰雷掣电掀碧汉,骧首曳尾凌青云。

会从古穴起灵霓,用作霖雨苏苍生。

岂惟厚泽沛寰宇,兼有馀润清边尘。

乃知神物终变化,肯容玩肆甘沉沦。

嗟予避寇偶居此,坐见牙璋争起兵。

张皇旗帜亘长道,考击钟鼓辞严城。

共期元恶心胆破,不待迎敌神魂惊。

何知鼠辈怙同恶,相与蚕食徒经旬。

倾囊竭箧极侈欲,戢戈橐矢寻归程。

遂令强贼愈猖獗,绝流肆毒屈生灵。

未闻改辙事更举,但得饮气潜悲辛。

龙乎龙乎速奔逸,吾将与尔俱飞腾。

直上天池最幽处,嘘风吸浪陪鹍鹏。

形式: 古风

快阁

一阁巍巍映此心,水馀叠叠翠峰横。

凭栏四顾无纤翳,只有渔歌向晚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龙云寺

倥偬无因怀抱舒,桥边纡路款幽居。

佛龛香火高峰顶,仙洞林坳小雨馀。

拭目已观春草句,澄心还味内叶书。

好风恰似知人意,吹散浮云现太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北蕃群犬窥篱落,惊起南朝老大虫。

形式: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