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朱汀守惠古风

民何业于盐,由生在水国。

因之利其利,资生本无责。

未能损与之,尽绝岂为得。

后世与古异,以此命为脉。

如宽之一分,不禁之太迫。

上下亦相安,何至遽相阨。

柰何笼之尽,一线路亦塞。

乘以风气恶,遂至大作慝。

舟聚至数十,众聚动数百。

杀越人于货,祸烈恣惨刻。

谁谓在王畿,有此凶焰赫。

深为腹心忧,非但股肱厄。

圣上欲并生,犹未忍诛谪。

欲如渤海郡,但以安作则。

中外多贤良,选及仆罔测。

岂非老不死,可以贼击贼。

初非欲胜之,化诱尽筹画。

顽冥终不回,不免出兵革。

犹非杀为威,止欲就擒获。

竟未始血刃,献囚不献馘。

精别分死生,不失我心测。

或不以事观,浮言肆虚嚇。

语阱险且危,闻者转相惑。

非望复非才,宜不见浮格。

成虎而铄金,莫辩只自默。

偶尔事倖成,不至大差忒。

免罪已踰分,何劳被恩泽。

感公成人美,古调鸣啧啧。

仆以瓦釜酬,自笑言哑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由包恢所作,名为《答谢朱汀守惠古风》。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句“民何业于盐”直接点出了民众的生计困境,即人民被迫依赖于盐业以维持生计,反映了当时经济生活的单一性和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接着,“由生在水国,因之利其利,资生本无责”,诗人指出人们只得顺应自然环境从事生产活动,以求生存,并非个人责任所致。

“未能损与之,尽绝岂为得”表达了诗人对于权贵剥削民众、断绝其生路的愤慨。紧接着,“后世与古异,以此命为脉”,则是说社会变迁,后世与古代不同,但人的基本需求——生存,却始终如一,是连接古今的生命线。

“如宽之一分,不禁之太迫”、“上下亦相安,何至遽相阨”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社会和谐、宽松的期望,以及对当前紧张冲突状态的不满。随后,“柰何笼之尽,一线路亦塞”则描绘了一种绝境,无处可逃的情形。

“乘以风气恶,遂至大作慝”、“舟聚至数十,众聚动数百”两句描述了社会矛盾激化、民怨沸腾的情况,而“杀越人于货,祸烈恣惨刻”则揭示了权力与贪婪导致的残酷行为。

接着,“谁谓在王畿,有此凶焰赫”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居于高位者所作所为的质疑和批判。而“深为腹心忧,非但股肱厄”则是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忧虑。

“圣上欲并生,犹未忍诛谪”、“欲如渤海郡,但以安作则”两句反映了统治者在压迫与宽容之间的矛盾态度。随后,“中外多贤良,选及仆罔测”则是希望能够选拔贤能之士,以解民困。

“岂非老不死,可以贼击贼”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长期的暴政和贼害的强烈不满。而“初非欲胜之,化诱尽筹画”则是表达了对改变现状、改善民生的愿望。

紧接着,“顽冥终不回,不免出兵革”、“犹非杀为威,止欲就擒获”两句描绘了一种无奈的选择,即在无法和平解决问题时,只能诉诸武力。而“竟未始血刃,献囚不献馘”则表明了战争中的人道主义态度。

随后,“精别分死生,不失我心测”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战事的反思。接着,“或不以事观,浮言肆虚嚇”则是指出世间的许多言论都是空洞无物、不可信赖。

“语阱险且危,闻者转相惑”两句表达了对于复杂而危险的话语所引发的迷茫和困惑。而“非望复非才,宜不见浮格”则是诗人对自己能力不足以改变现实的无奈。

紧接着,“成虎而铄金,莫辩只自默”一句表明了在无法改变现状时的沉默与接受。而“偶尔事倖成,不至大差忒”则是对偶然发生的事情持有开放态度,但同时也保持谨慎。

最后,“免罪已踰分,何劳被恩泽”一句表达了对于宽容和赦免的期待。“感公成人美,古调鸣啧啧”、“仆以瓦釜酬,自笑言哑哑”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通过诗歌来倾诉心声的自我安慰。

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描绘和批判,展示了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于改善社会状况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92)

包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道夫。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 字:宏父
  • 号:宏斋
  • 籍贯: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82-1268

相关古诗词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其五)

乾易以知险,履坦期同跻。

誓彼不复过,一笑驷马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歌晏恭人平寇伟绩

策勋赏赐转更强,壮士不知是女郎。

尝闻此语人罕见,妇女谁及如张良。

有尝因郡谋乱逆,自将千人乘无防。

此其代夫有反掌,所尤难者有妇孀。

或倾家产率部曲,或善骑射多杀伤。

有如二孀乃能尔,胜几丈夫阵堂堂。

谁知庆历丞相后,有女晏氏生闺房。

女妇曾氏作内则,中守大节严于霜。

平时如坤自柔静,一旦遇变何方刚。

绍定己丑汀寇起,所至残灭势孔张。

愚者束手只待殒,懦者魄丧仆且僵。

男子纷纷类若是,何望孀有铁石肠。

晏氏独如负将略,通身是胆智满囊。

慨然以义誓境内,黄牛山上寨可场。

其上可屯数万众,列为五寨如五乡。

一时郡县几千里,已多成墟渺为荒。

屹然此寨乃独立,虽极险阻如康庄。

龙须山头有草木,草可药箭木可鎗。

亟令先贼尽采取,兵器犀利锋莫当。

且自捐廪凡数十,半年可足山上粮。

以是贼虽千万众,不能敌我计策长。

殆似天地自设险,非城非池如金汤。

殆是女中千人杰,非山非寨人煌煌。

此功虽大岂望报,恭人之封未足偿。

但把涕唾视官爵,节义不朽为义方。

顾此识度更超越,视古烈妇有烈光。

子善继志永不忘,恭人虽死为不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写神丘照堂

尝观孝子图,画子事母事。

闻君画最工,事母孝亦至。

人称汝画奇,未知事母慈。

我今为拈出,欲以励孝思。

画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

方寸不可乱,昭昭在心明。

画到精一处,人人定相如。

但疑心本一,奚为面差殊。

我心犹赤子,我貌极老衰。

君虽欲画我,安能作婴儿。

形式: 古风

李养源自号蒙泉求诗于东平包某作此以赠之

水象童蒙,以出伊始。泉乃白水,出自艮止。

天一初生,纯一清明。厥初始达,犹元而亨。

当其蒙稚,涓涓犹细。及其渐进,混混未止。

如玉与珠,不曰白乎。如冰与雪,湛不可污。

反求诸己,心正如是。有生之初,纯白纯懿。

养之于蒙,作圣之功。大人不失,与赤子同。

圣如夫子,皓莫尚已。涅而不缁,洞彻表里。

溥博渊泉,浩浩渊渊。皓如银河,月流星连。

仰观先圣,本同一性。自始失养,遂终失正。

气或杂之,内欲蔽伊。官或不思,外引远而。

蒙反成失,白反变黑。黑水西流,清渭南隔。

君在家庭,习若少成。异彼污世,同流浊泾。

外引内欲,永绝勿赎。蒙养宜深,荐习宜熟。

浚发尔源,如发蒙然。放乎四海,波涛际天。

学有源委,海可至矣。所不然者,有如白水。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