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七首(其十九)

昔闻楚山人,服毳而冠鹖。

危坐古松根,不饥亦不渴。

颜色白如玉,千岁如电抹。

我行不惮远,晨去披裋褐。

平生恋着心,恩爱资妙割。

开口谅来意,丹鼎分圭撮。

相看语未了,冉冉翔木末。

归来问故人,云山渺空阔。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楚地的隐士形象,他穿着羽毛制成的衣服,头戴鹖鸟的羽毛装饰,静坐于古老的松树根部,生活自给自足,不为外界所动。他的肤色如同玉石般洁白,岁月在他身上仿佛只留下了短暂的痕迹。诗人不畏路途遥远,清晨披上粗布衣裳前往探访这位隐士。

隐士与诗人之间的对话充满了神秘色彩,似乎涉及到了丹鼎炼丹之事,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或精神超脱的追求。两人交谈未尽,却已显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最终隐士的身影在高树梢处渐渐消失。诗人归来后,向朋友描述这次奇遇,但云山已渺,空阔无边,留下的是对隐逸生活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超脱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

著籍占杜曲,别业在临淄。

鸡号夜铎静,汗血逐膏脂。

纵横一握算,颠倒逢笑嬉。

举俗以为妙,纷纷尽愚痴。

不见朱公子,千里来相师。

偶然得我策,沼吴航妖姬。

秘此枕中术,若有千岁期。

大化常不偶,日与人事移。

人事多乖忤,汝计不得施。

君看货殖传,刀间有衰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三)

桓公读古书,惭其堂下斲。

呼来与之谈,妙手不可学。

人生苦未悟,发轫要切琢。

譬如搜海珍,澄汰江河浊。

不辞用力久,奇宝收把握。

君为谈空人,皮毛俱解剥。

超遥不二门,机锋森剑槊。

从渠透玄妙,风影不可捉。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四)

吾闻羲轩时,真淳初未散。

人人悟此理,不用一言赞。

漂流三季后,前圣多忧患。

木铎方大鸣,音响惜中断。

百家自其后,非是纷相难。

父子起争端,恨死呻吟缓。

秦人规我隙,行素俱灰炭。

读律不读书,条贯毛发乱。

嗟彼商颜人,坐不学城旦。

一曲紫芝歌,应有三人叹。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五)

雄蜂采花粉,雌蜂衔花汁。

粉以作黄蜡,汁以蒸白蜜。

不辞盗我廪,但规安我室。

吾穷还可忍,岁岁看分出。

不见岐周人,先世但积德。

土地付獯狄,自爱豳沮漆。

儿孙遍天下,鲁卫酆郇毕。

勿言天未定,此理终可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