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树

朝踏大剑云,暮饮小剑水。

剑山割我肠,剑水漱我齿。

天低时压头,石滑不受趾。

其旁有云头,造物弄奇诡。

五步一褰裳,十步一趿履。

形肖皱瘦透,色幻青红紫。

米颠如有知,下拜自兹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剑云和小剑水间行进的艰难与壮丽景象,以及对自然奇观的深刻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朝踏大剑云,暮饮小剑水。” 开篇即以“大剑云”和“小剑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早晨踏上云雾缭绕的大剑云,傍晚则在潺潺流淌的小剑水中饮水,这样的生活充满了挑战与冒险。

“剑山割我肠,剑水漱我齿。”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走过程中的艰辛。剑山之高峻仿佛要割裂胸膛,剑水之湍急似乎能磨砺牙齿。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险恶与不易。

“天低时压头,石滑不受趾。” 描述了行进中遇到的自然障碍。天空低垂,仿佛要压迫头顶;岩石湿滑,难以稳固脚步。这些细节增加了诗歌的紧张感和真实感。

“其旁有云头,造物弄奇诡。” 转而描写沿途的美景。尽管环境险恶,但四周却有着奇特的云彩,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五步一褰裳,十步一趿履。” 说明了行走的频繁与匆忙。每走五步就要撩起衣裳,每走十步就得脱掉鞋子,形象地展示了行进的艰难。

“形肖皱瘦透,色幻青红紫。” 描述了沿途景物的形态与色彩。树木或皱或瘦,颜色变幻莫测,从青绿到红紫,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

“米颠如有知,下拜自兹始。” 最后一句借宋代画家米芾(字元晖,号海岳外史)之名,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赞叹之情。如果米芾见到此景,定会为之倾倒,开始他的艺术创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一次艰难而壮美的旅程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畏和赞美。

收录诗词(256)

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沔县谒诸葛忠武侯祠

莘野聘阿衡,渭滨师尚父。

三顾南阳庐,盛事追皇古。

炎汉四百载,惟公一身拄。

艰难得益州,定鼎符高祖。

北伐先征南,蛮夷亦心膂。

王业不偏安,臣志天应许。

长才诩卧龙,强敌畏如虎。

天若假公年,渭上规进取。

曹马一搆衅,钦诞皆外侮。

长驱定中原,芳降权亦虏。

凄凄五丈原,大星惨无语。

遂令汉山河,拱手归典午。

林深啼杜鹃,月黑闻铜鼓。

云霄长叹息,挥手谢伊吕。

形式: 古风

天雄关

雄关横截嶪,上扪参与辰。

千梯争树杪,百转仍山唇。

西风吹落叶,飒飒恐行人。

攀萝苦登顿,大石何轮囷。层崖间冰雪,阴?失昏晨。

足底不敢窥,恐有蛟龙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画眉关

五步一坡陀,十步一曲折。

风雨剥蚀馀,石色沁积铁。

窈真绕羊肠,深疑入鼠穴。

天光透覆釜,地影破圆玦。

举头三尺压,容足二分劣。

匐匍升山巅,半晌犹哽咽。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卫辉道中

征车惯耐北风寒,检点征衣总觉单。

古道夕阳鸦背闪,太行残雪马头看。

地当河北民风健,天入中原眼界宽。

醉把吴钩一长啸,壮怀毕竟误儒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