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四首(其二)

上下几千载,治乱非一途。

或时草木欣,日月光庭除。

或时鬼神哭,阴雾惨不舒。

古笑我亦笑,古吁我亦吁。

哀乐岂有常,掩卷乃寂如。

始知得与失,古今只须臾。

我心本洞然,天地还清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名为《借书四首(其二)》。诗中以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想象,探讨了世间万物的兴衰更替、情感的起伏变化以及得失之间的短暂性。

首句“上下几千载,治乱非一途”开篇即揭示了历史的漫长与复杂,治世与乱世并非单一模式,暗示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接着,“或时草木欣,日月光庭除。或时鬼神哭,阴雾惨不舒”通过对比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萧瑟,象征着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衰败,以及其中的悲欢离合。

“古笑我亦笑,古吁我亦吁。哀乐岂有常,掩卷乃寂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面对世事的喜怒哀乐,都难以逃脱时间的流转,最终归于平静。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最后,“始知得与失,古今只须臾。我心本洞然,天地还清虚”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指出得与失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瞬间之事,而真正的内心清明与宇宙的宁静才是永恒追求的目标。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意义的反思,也是对宇宙真理的探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宇宙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借书四首(其三)

今者古之影,古者今之模。

今人即古人,何必高黄虞。

手招诸圣哲,罗列坐俨如。

片语苟有会,恍惚动眉须。

苦昔抱心死,积久不得舒。

乃知冥漠际,欣然一觌余。

形式: 古风

借书四首(其四)

世人爱读书,将以荣其躯。

山人爱读书,亦以乐其躯。

倦卧置枕边,行止常与俱。

人言何苦尔,我亦笑其愚。

不愿天中天,胡为效世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答戴公

魔佛界非二,罪福性原空。

章江与辽海,色味等皆同。

麋鹿亦可游,何必尽王公。

冰雪亦可餐,胡为羡马湩。

昔日庞居士,家财沉水中。

岂无男与女,相与乐融融。

但悟无生话,浮云任西东。

形式: 古风

过北里读徂东集

余家五岭本炎方,孤身远窜三韩地。

四月五月不知春,六月坚冰结河底。

今年天气稍冲和,秋尽雪飞到山寺。

出门仰天天欲沉,只杖栖栖过北里。

北里先生拥毳吟,诗成煮雪讶予至。

未曾展读泪先倾,拭泪同歌悲风起。

医巫闾高碧嵯峨,千叠万叠岚光积。

大壑一声白昼昏,黑云崩腾吼苍兕。

须臾云净松杉青,野泉泠泠石磊磊。

东海洋洋大国风,茫然万顷中无砥。

海气怒叱蜃气枯,狂涛倒飞星月沸。

三坌流驶鸭江平,寒鹰不鸣蛟龙寐。

有时亟欲掷头颅,蠹鱼悔食神仙字。

有时稼穑自谋生,三尺穹庐团妇子。

有时噀酒骂虚空,雷霆迅走黎丘惴。

有时谈笑和且平,欢狎牛蛇群白豕。

倏喜倏怒岂有常,欲杀欲活亦非意。

有时夜半步空阶,一叩青冥尺有咫。

沉魄千年呼尽来,死者可生生者死。

旧帝宵啼五国荒,闺媛暮哭长城址。

华表山前鹤唳孤,青冢犹闻月下欷。

琵琶凄切胡笳悲,未免有情谁遣此。

不知是血复是魂,化作吴刀切心髓。

心髓如铁刀如冰,片片飞入阴山里。

阴山惨惨泉冥冥,神农虞夏今已矣。

因思太古音尚希,噩噩浑浑难可冀。

尼山栖栖自卫归,苦乐忧伤各有旨。

约略删馀三百篇,发愤曾闻司马氏。

何人继者屈子骚,汨罗万古流瀰瀰。

可怜秦火恨不灰,汉室苏卿唐子美。

苏卿啮雪声韵凄,子美三迁足诗史。

五代波颓宋代儒,眉山山下出苏轼。

苏轼流离儋惠间,珠崖鹤岭供指使。

更有文山第一人,浩浩乾坤留正气。

从此荒芜将百秋,国初高杨追正始。

天下承平四海清,人人含宫家嚼徵。

琳琅金玉庙堂音,王李登坛执牛耳。

文长巨斧劈华山,中郎拍板逢场戏。

景陵一出洗烦浇,顿令搦管趋平易。

风雅茫茫失所宗,不得不推北地李。

李公豪雄步少陵,匪特形似亦神似。

先生才凌北地高,先生遇非少陵比。

阿弟捐躯阿兄流,西山之歌续二士。

不数秦关二百强,不羡蜀江千丈绮。

从来厄极文乃工,所以论文先论世。

丰干饶舌罪如山,滔滔谁易今皆是。

三百年来事莫知,天教斯道存东鄙。

不然今古亦荒凉,大雪纷纷吾与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