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浩然李致政义概堂

非侠非狂非逸民,读书谋国不谋身。

一封北阙三千牍,再活西州六万人。

雨露晚从天上落,芝兰亲见掌中新。

仁心义概丝纶语,长挂巴山月半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既非侠客,也不是狂放之人,更不是隐士,读书是为了国家而非自身利益。
多次向朝廷上书,累积了三千多份奏章,希望能救活西州六万百姓。
夜晚的雨露仿佛从天而降,如芝兰般珍贵,亲手捧在掌中。
他的仁爱之心和正义之气,都体现在文字之中,如同巴山月半轮,长久悬挂。

注释

非侠:非侠客。
非狂:不是狂放。
非逸民:不是隐士。
谋国:为国家考虑。
谋身:为自己打算。
北阙:朝廷。
三千牍:三千多份奏章。
再活:救活。
西州六万人:西州六万百姓。
雨露:比喻恩泽。
掌中:亲手。
仁心:仁爱之心。
义概:正义之气。
丝纶语:书面表达的仁义之言。
巴山月半轮:巴山上的半轮明月,象征持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题浩然李致政义概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赞美和期许,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非侠非狂非逸民,读书谋国不谋身。”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有远大抱负的士人形象,他既不是那种轻率鲁莽的人,也不是过度沉迷于个人享乐的普通百姓,而是专心致志地通过阅读来思考国家的大计,不为私利所动。

“一封北阙三千牍, 再活西州六万人。”这里诗人赞颂了浩然李致政义概堂之建立,对于国事的关注和贡献。北阙(即宫殿前的台阶)象征着朝廷的权力中心,而“三千牍”则寓意为大量的奏章,显示了士人通过上书来表达对国家大事的看法。西州六万人的再生,意味着士人通过其学问和智慧,为民众带来了希望与生命。

“雨露晚从天上落,芝兰亲见掌中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同时也隐喻了知识的滋润和文化的传承。雨露象征着知识的滋养,而芝兰则是古人心目中高洁、芬芳之物的代表,掌中新指的是亲手栽培并见证其成长。

“仁心义概丝纶语,长挂巴山月半轮。”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和理想。仁心即仁爱之心,义概则是对于正义的概括,这里是指士人以仁德为本,以义为准绳。巴山月半轮,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悠远深邃的境界。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浩然李致政义概堂的题咏,展现了作者对于士人理想、国家命运以及文化传承等主题的思考和寄托,是一首集思索与赞美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题族弟道卿贫乐斋

雪茹冰餐入骨香,帽欹驴瘦尽诗狂。

人传幼妇皆称绝,鬼笑家兄不姓方。

细雨寒灯初梦短,断丝枯木一声长。

上天已办河东赋,岂有长贫执戟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曾良臣思堂

谢墅新成了,潘舆竟不归。

升堂仰遗像,下拜泣沾衣。

反哺乌何在,卧冰鱼自肥。

梦中环佩响,惊喜觉来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湘中馆二首(其一)

清境故应好,新寒殊不胜。

征衣愁著尽,凭槛喜犹能。

乱眼船离岸,关心山见棱。

个中有句在,下语更谁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题谢昌国桂山堂

艮斋引袖出明光,归卧西江一草堂。

种满山中浑是桂,怪来月窟更无香。

九秋金粟供朝饭,三径黄花并夕粮。

履上星辰冠上豸,一时脱却濯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