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谢昌国桂山堂

艮斋引袖出明光,归卧西江一草堂。

种满山中浑是桂,怪来月窟更无香。

九秋金粟供朝饭,三径黄花并夕粮。

履上星辰冠上豸,一时脱却濯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艮斋先生挥袖走出明亮的宫殿,回到西江畔他的草堂休息。
满山遍野都是桂花,真是奇怪,月亮的洞府里竟然没有香气。
秋天的金粟谷物作为早饭,菊花成为晚间的粮食。
脚踏星辰头戴獬豸冠,他决定在此刻抛开尘世,洗净心灵。

注释

艮斋:诗人自号。
引袖:挥动衣袖。
明光:明亮的宫殿,代指朝廷。
归卧:回到。
西江:长江上游的一段。
草堂:简陋的居所。
浑是桂:满山都是桂花。
月窟:月亮的洞府,比喻仙境。
更无香:没有香气。
九秋金粟:秋天的稻谷。
朝饭:早饭。
三径黄花:院子里的菊花。
夕粮:晚间的粮食。
履上星辰:脚踏星辰,形容地位高。
冠上豸:獬豸冠,象征清廉公正。
濯沧浪:洗涤尘世,隐退江湖。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题谢昌国桂山堂》。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描绘了诗人在朋友谢昌国位于桂山的草堂内外自然景观的美好,以及对友情和生活境遇的深刻感慨。

首句“艮斋引袖出明光”中的“艮斋”指的是谢昌国的书房,诗人在此处描写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室内的情景。接着“归卧西江一草堂”,则是表达诗人归于自然,居住于简陋但宁静的草堂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种满山中浑是桂,怪来月窟更无香”描绘了桂树遍布山间,但在明月之下却没有通常所期待的清香。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不符的情感。

“九秋金粟供朝饭,三径黄花并夕粮”则是写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平淡和自足。九秋指的是深秋时节,金粟可能象征着丰收或美好的事物;三径则是指庭院中曲折的小路,而黄花很可能是指菊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履上星辰冠上豸,一时脱却濯沧浪”则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情怀。履上星辰,意在比喻高远的志向;冠上豸,则是古代君子或官员所戴的一种饰物,象征着崇高的地位和品德;而一时脱却濯沧浪,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间纷扰,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扬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憩连岭店

此馆初明眼,前山正接眉。

热嫌连日甚,凉惜两朝迟。

雨竹何其重,风鸥不自持。

庭闱犹百里,早已豁愁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节推学士

奏篇惊倒汉廷臣,一眼元无四海人。

天下无双聊小却,洛阳年少是前身。

云鹏飞上偏嫌早,雾豹深藏更几春。

宽作十年相见著,剩将风雪试松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刘景明来访

研席相从昔少年,白头谁信两苍然。

来从八桂三湘外,忆折双松十载前。

告我明朝还又别,对床终夕不成眠。

交游存没休休说,且为梅花釂玉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别罗时清

四岁相从亦快哉,东游兴尽却西回。

诗中风月无疆界,圣处宫庭元洞开。

握手论文两凄断,登山临水重徘徊。

亦山亭下梅花径,明日先生独自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