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茎贴切烟痕重。点缀苍苔空。半墙残月太朦胧。
留得几枝疏影盖啼蛩。水晶帘底才梳掠。
松插蝉云薄。钗头阁住露华香。
只觉一分秋在鬓丝凉。
不详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檐牙碎挂琉璃影,宫商为谁烦絮。
逼近绣窗棂,说西风来处。愁人眠正苦。
误听了、一铃微雨。细语铮摐,彩丝摇曳,嫩凉庭宇。
宵鼓静方长,黄昏后、支颐背灯凝伫。
好梦已难成,况秋声留住。开帘频看取。
只楼外、疏星三五。斗清响、几串玲珑,和竹梢残露。
老去东坡,零落了、风流赛筵。
恕吾辈,疏狂礼节,重酌寒泉。
廿五条冰弹碎月,十三陵树长荒烟。
采黄花、人语冷香中,残翠边。神至矣,风满船。
神去矣,水连天。击空明一片,渔鼓吟舷。
睡起芙蓉窥镜里,日斜鸥鹭拜门前。
有小鬟、低唱棹歌来,秋渺然。
仙乎萧史,在湘纹影里,呼之欲出。
一树花阴清盖户,筛碎半窗凉月。
紫粉徐飘,红牙细按,风过檐铃叶。
隔墙声度,画楼残梦难觅。
我欲远跨蟾蜍,琼箫飞弄,吹破秋云碧。
去问广寒新乐府,洗尽人间筝笛。
玉宇天高,银河水迥,未许星槎入。
冰弦独语,古音空自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