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岘山云表观主

少小学书剑,秦吴多岁年。

归来一登眺,陵谷尚依然。

岂意餐霞客,溘随朝露先。

因之问闾里,把臂几人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少年时学习书法和剑术,我在秦吴度过多年时光。
回到故乡后登上高处远望,山陵河流依旧如昔。
没想到我这个修炼仙道的人,竟会像早晨的露水般突然离世。
于是询问乡亲邻里,还有多少旧友健在。

注释

学书剑:学习书法和剑术。
秦吴:古代地名,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多岁年:多年时间。
归来:返回故乡。
一登眺:登上高处远望。
陵谷:山陵和山谷。
尚依然:依旧如故。
岂意:没想到。
餐霞客:修炼仙道的人,比喻修真者或隐士。
溘随:突然跟随。
朝露:早晨的露水,常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
因之:因此。
闾里:乡里,邻居。
把臂:挽臂交谈,表示亲密关系。
几人全:还有多少人活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名为《伤岘山云表观主》。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少小学书剑,秦吴多岁年。"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期学习和练习武功的场景,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少年到中年的转变。"秦吴" 指的是历史上的秦国与吴国,这里用来形容岁月的长久。

"归来一登眺,陵谷尚依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来后,再次攀登高峰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眺" 通常指的是远望或眺望,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峰或者观景点。"陵谷尚依然" 表示自然风光依旧,没有因为时间而有所改变。

"岂意餐霞客,溘随朝露先。"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岂意" 表达了惊讶或不敢相信的语气,"餐霞客" 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即像神仙一样吸取云霞为食。而"溘随朝露先" 则是说诗人希望能早一点体验到这种超脱凡尘的生活。

"因之问闾里, 把臂几人全。" 最后两句转向了对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和友谊的关怀。在这里,"因之" 表示由上文所述引发的感慨,而"问闾里" 是询问家乡或村里的情况,"把臂几人全" 则是在询问家人是否都安好,这里"把臂" 通常理解为依靠或扶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空间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

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

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

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同卢明府饯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

上国山河列,贤王邸第开。

故人分职去,潘令宠行来。

冠盖趋梁苑,江湘失楚材。

豫愁轩骑动,宾客散池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

泛湖同逸旅,吟会是思归。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

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寻天台山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