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池

盆沼陷花边,孤明似玉泉。

涵虚心不浅,待月底长圆。

平稳承天泽,依微泛曙烟。

何须照菱镜,即此鉴媸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盆中水池陷在花朵旁边,清澈得像玉石打造的泉眼。
它虚空包含而不浅薄,期待着月圆时分的圆满之景。
平静地承受着上天的恩泽,微光中泛着晨曦的烟雾。
哪里还需要照那菱花镜呢,这里就能映照出美与丑的真实样貌。

注释

盆沼:盆中的小水池。
陷:位于,嵌入。
花边:花朵的边缘。
孤明:独自明亮。
玉泉:清澈如玉的泉水。
涵虚:虚空包含,指水面广阔而清澈。
心:此处指水池中心,也可引申为内心。
不浅:深刻,不肤浅。
待月:等待月亮。
底:尽头,此处指满月之时。
平稳:稳定,没有波动。
承:接受,承受。
天泽:上天的恩惠,比喻自然的滋养。
依微:隐约,微弱。
泛:散开,弥漫。
曙烟:拂晓时的烟雾。
何须:何必,不需要。
照:映照,观看。
菱镜:古代常以菱花形状装饰的镜子。
即此:就在这里。
鉴:照,映照。
媸妍:美与丑,指外貌的美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盆沼陷花边,孤明似玉泉"中的"盆沼"指的是一个圆形的水池或湖泊,这里用来形容清澈见底的月光如同从水中涌出,给人一种纯洁无瑕的感觉。"孤明"则是夜晚唯一的明亮,即月光,"似玉泉"则更强调了这种清澈。

"涵虚心不浅,待月底长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远,不急不躁地等待着月亮逐渐升高、圆满。"涵虚"有包容和深邃之意,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语言,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平稳承天泽,依微泛曙烟"则是对夜色中的一种柔和光线的描绘。"平稳承天泽"意味着接受来自天空的滋润,而"依微泛曙烟"则是在微妙的晨雾中缓缓升起,仿佛诗人在享受这份宁静,同时也在感受到自然界给予的温柔。

最后两句"何须照菱镜,即此鉴媸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之美、心灵之美的自信。"何须"意味着不需要,而"照菱镜"是古代妇女梳妆时使用的一种镜子,常用来比喻审视自己的容貌或内在。在这里,诗人通过否定这种外在的审视方式,强调了内心世界的重要性,暗示自己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工具就能发现和欣赏到自我之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对夜晚宁静与内心世界深度的探索。通过月光、水面和晨雾等自然元素,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内在美和精神状态,是一首抒写个人情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篇。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看云

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

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

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

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看水

范蠡东浮阔,灵均北泛长。

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

故国门前急,天涯照里忙。

难收上楼兴,渺漫正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夕书怀

凉多夜永拥山袍,片石闲欹不觉劳。

蟋蟀绕床无梦寐,梧桐满地有萧骚。

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破落西窗向残月,露声如雨滴蓬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秋夕言怀寄所知

休问蒙庄材不材,孤灯影共傍寒灰。

忘筌话道心甘死,候体论诗口懒开。

窗外风涛连建业,梦中云水忆天台。

相疏却是相知分,谁讶经年一度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