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休问蒙庄材不材,孤灯影共傍寒灰。
忘筌话道心甘死,候体论诗口懒开。
窗外风涛连建业,梦中云水忆天台。
相疏却是相知分,谁讶经年一度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开篇“休问蒙庄材不材,孤灯影共傍寒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漠视,以及他独自一人在寒冷的夜晚里点燃孤灯,身边只有微弱的火光和随风舞动的灯影相伴,营造出一种寂寞而淡远的情境。
接着“忘筌话道心甘死,候体论诗口懒开”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他在与友人的交流中,即便是谈论诗歌,也显得不太积极,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外界喧嚣的疏离。
“窗外风涛连建业,梦中云水忆天台”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追寻精神寄托的情感。诗人通过窗户望去,听着窗外的风声如同波涛一般,这可能是他内心对于远大理想的象征。而在梦中,他又似乎到了某个高远的地方(天台),这里可能代表了他的精神世界或是心中的某种美好。
最后,“相疏却是相知分,谁讶经年一度来”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认为尽管彼此之间可能因为距离而显得疏远,但真正的朋友总能理解对方,即便岁月匆匆,也不需要太多的交集。
整首诗通过淡泊、超脱和对友情的珍视,构建了一种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每到秋残夜,灯前忆故乡。
园林红橘柚,窗户碧潇湘。
离别身垂老,艰难路去长。
弟兄应健在,兵火里耕桑。
秋光明水国,游子倚长亭。
海浸全吴白,山澄百越青。
英雄贵黎庶,封土绝精灵。
句践魂如在,应悬战血腥。
所见背时情,闲行亦独行。
晚凉思水石,危阁望峥嵘。
雨外残云片,风中乱叶声。
旧山吟友在,相忆梦应清。
风声吹竹健,凉气著身轻。
谁有闲心去,江边看水行。
村遥红树远,野阔白烟平。
试裂芭蕉片,题诗问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