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务观读道书名其斋曰玉笈

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盛。

六经更百代,略不睹疵病。

瞿聃书角立,亦各谈性命。

空门甚宏放,果报骇观听。

是以虽至愚,读者无不敬。

周时柱下史,设教本清静。

至今五千言,谈若鼓钟磬。

虽为二郗谄,秖作二何佞。

遂令黄冠徒,冷落度晨暝。

贤哉机云孙,道眼极超胜。

杀青贝多叶,收贮腹中竟。

慨然发琅函,窗白棐几净。

三家一以贯,不事颊舌竞。

吾皇汉孝文,恭已民自定。

愿君益沈涵,持以奉仁圣。

远师曹相国,下视刘子政。

形式: 古风

翻译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从未有过像夫子这样崇高的存在。
儒家六经流传百代,几乎找不到任何瑕疵。
老子和庄子的学说独特,各自阐述生命与宇宙的道理。
佛教的教义宽广深远,其因果观念令人震惊。
因此,即使是最愚钝的人,阅读这些经典也无不心怀敬畏。
周朝的柱下史孔子,他的教诲原本清净无杂。
直到现在,那五千字的《论语》,讲解起来如同击鼓鸣磬般清晰。
尽管有人曲解,如郗、何二人,也只是表面迎合。
这导致了儒士们被冷落,度过日夜。
机云的后代真贤明,他的见解高超无比。
他把《论语》刻在竹简上,深深藏于心中。
打开精美的书箱,书桌洁净如新。
他将儒家、道家、佛家融会贯通,不争口舌之利。
我们的汉孝文帝,谦逊有礼,人民自然安定。
希望你深入理解,用它来侍奉仁德圣明的君主。
效法曹相国的智慧,超越刘子政的境界。

注释

夫子:指孔子。
六经:儒家经典。
疵病:缺点、错误。
瞿聃:老子(李聃)。
性命:生命与宇宙的本质。
空门:佛教。
黄冠:古代儒生的帽子。
机云孙:指机云的后人,此处泛指贤者。
杀青:古籍制作过程中的固定竹简。
琅函:精致的书函。
颊舌竞:争辩、争论。
汉孝文:汉朝的孝文帝。
仁圣:仁德圣明的君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题为《陆务观读道书名其斋曰玉笈》。诗中,诗人高度赞扬了孔子的学问之盛,指出六经流传百代无瑕,与佛教中的老子和庄子相比,儒家之道更为宏大深远。他提到周代的清静教化,以及《道德经》的深远影响,尽管有人曲解,但其智慧深入人心。诗人对陆务观研读道书的行为表示赞赏,认为他能深入理解并实践道家思想,将其精髓融入生活,不追求口舌之争。最后,诗人希望读者能像陆务观一样沉思领悟,以儒家之道辅佐仁圣之治,效仿曹相国的谦逊和刘子政的低调。整首诗洋溢着对儒家经典的尊崇和对个人修养的倡导。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陈卿又和三首而仲通判亦三作严教授再赋皆有见及语予不可以无言故复次韵

官属邃中书,朝班高太府。

陈卿棹臂去,偃仰一茅宇。

临池看鱼乐,坐树听鸟语。

脩竹手所栽,薪萌争上土。

天开重新运,圣作万物睹。

会合如风云,吹嘘者龙虎。

陈卿落闲处,问孰与为伍。

毛颖传中人,渠侬适成五。

诗章出咳唾,流派考宗祖。

仲严更献酬,胸次非小户。

览观不暇给,烂若花药圃。

可畏韵险艰,浮梁袅相拄。

形式: 古风

和刘圣俞顾龙山约客韵

诗筒四出走中涓,诗句万选如青钱。

曰余借舟期七贤,共嗅梅花咀芳鲜。

津头几度唤长年,昼眠乃若经笥边。

举头急雪风中旋,瞪视不见山之巅。

八窗玲珑绣佛前,同来且结西方缘。

小轩宛若壶中天,玉琴不断雨声传。

诺君再宿余敢愆,从君索句发春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旱三首(其三)

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

乞晴今几日,又以悯雨求。

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

政恐穫稻月,沛淫不能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旱三首(其二)

邦人奉教条,久不知肉味。

潭龙不能神,土偶安足恃。

应真住兰若,云雨可立致。

胡不迎之来,明明有前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