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戏述懒

晓起临妆懒。觉年来、闲身多病,神思苦短。

谁耐宫鬟梳浮渲,管甚胭脂浓淡。

更谁问、画眉深浅。

辜负描花新样好,度金针、怕引丝丝线。

蔷薇露,不须盥。研池积水生苔藓。

任窗前、花花叶叶,随风飘卷。

开卷难成终卷读,断阕无心重按。

又不是、春醪醉晚。

瘦比黄花慵似柳,绣罗襦、随意腰围缓。

懒之病,最难遣。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戏述懒》是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的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词人面对生活琐事时的慵懒与无奈。

词的上片“晓起临妆懒”,开篇即点出主人公清晨起床后对化妆的懒散态度,反映出她内心的疲惫与厌倦。接下来,“觉年来、闲身多病,神思苦短”一句,直接揭示了词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暗示了她生活的不易与内心的挣扎。“谁耐宫鬟梳浮渲,管甚胭脂浓淡。更谁问、画眉深浅。”通过对比宫中女子对妆容的精心打扮与自己对这些的漠视,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日常琐事的疏离感。“辜负描花新样好,度金针、怕引丝丝线。”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绣花的过程比喻为一种负担,表达了词人对繁琐技艺的抗拒。“蔷薇露,不须盥。”以蔷薇露象征清新自然,词人却选择放弃清洗,反映了她对生活简单自然的追求。“研池积水生苔藓。任窗前、花花叶叶,随风飘卷。”研池的积水长满苔藓,窗前的花朵随风飘散,这些景象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词人心境的投射,表现了她对现状的无奈与接受。“开卷难成终卷读,断阕无心重按。”读书也难以坚持,词人的心绪难以集中,这不仅是对阅读的描述,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写照。“又不是、春醪醉晚。瘦比黄花慵似柳。”将自己比作瘦弱的黄花和慵懒的柳树,形象地描绘了词人的身体状态和精神面貌。“绣罗襦、随意腰围缓。”穿着宽松的绣花短衣,随意地放松腰带,体现了词人对自由与舒适生活的向往。“懒之病,最难遣。”最后,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懒惰这一病症的无奈与无力改变。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在面对生活琐事时的慵懒情绪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我反思。顾太清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芸台相国以宋本赵氏《金石录》嘱题

日暮来青鸟。启芸囊、纸光如砑,香云缥缈。

易安夫妻皆好古,夏鼎商彝细考。

聚绝世、人间奇宝。

太息兵荒零落散,剩残编、几卷当年稿。

前人物,后人保。芸台相国亲搜校。

押红泥、重重小印,篇篇玉藻。

南渡君臣荒唐甚,谁写乱离怀抱。

抱遗憾、讹言颠倒。

赖有先生为昭雪,算生年、特记伊人老。

千古案,平翻了。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惜花春起早.本意

晓禽呜,透纱窗、黯黯淡淡花影。

小楼昨宵听尽夜雨,为著花事惊醒。

千红万紫,生怕他、随风不定。

便匆匆、自启绣帘看,寻遍芳径。

阶前细草濛茸,承宿露涓涓,香土微泞。

今番为花起早,更不惜、缕金鞋冷。

雕栏画槛,归去来、闲庭幽静。

卖花声、趁东风,恰恰催人临镜。

形式: 词牌: 惜花春起早慢

爱月夜眠迟.本意

树影朦胧,望小蟾乍涌,人立桐阴。

草根虫语,沾衣露下,双双睡稳胎禽。

芭蕉掩却红灯,天街夜色深沈。

又谁家、一声声,不住敲动寒砧。

当此月满风微,把冰丝再鼓,谱入瑶琴。

井栏杆外,闪闪不定,萤火几点难寻。

清辉暗转花稍,良宵一刻千金。

想嫦娥、也如我,爱月不顾更深。

形式: 词牌: 爱月夜眠迟慢

阳台路.赋得“手倦抛书午梦长”,效柳耆卿体,并次其韵

未天晚。耐困人昼永,诗书抛乱。

掩纱厨、隐几南窗,神逐水沉香远。

莲漏丁丁,一枕梦游,柳憨花暖。曾经惯。

旧路儿、桃源前度人散。

怅望碧溪流水,好梦醒、难抬倦眼。

细思量处,又惹下、暗愁无限。

人何在、风裳水佩,剩有绿阴幽馆。

无端鸟语惊回,从何消遗。

形式: 词牌: 阳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