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

暮节看已谢,兹晨愈可惜。

风澹意伤春,池寒花敛夕。

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

谁当曲水行,相思寻旧迹。

形式: 古风

翻译

晚秋的花朵眼看就要凋谢,早晨的景色更令人惋惜。
微风淡漠带走了春天的生机,池塘边的花朵在傍晚收敛了她的美丽。
面对美酒才开始依依不舍,怀念起友人更是心中清晰。
谁能沿着曲折的河水行走,去寻找那过去的足迹呢?

注释

暮节:晚秋的时节。
兹晨:早晨。
风澹:微风淡漠。
敛夕:傍晚时花瓣收拢。
对酒:面对美酒。
依依:留恋不舍。
的的:清晰,明确。
曲水行:沿弯曲的水流而行。
旧迹:过去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名为《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哀伤,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暮节看已谢,兹晨愈可惜。"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暮节"指的是春天末尾的时光,而"兹晨"则是当前的早晨。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现有美好时光愈发珍惜的情感。

"风澹意伤春,池寒花敛夕。" 这两句则是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一种哀叹。"风澹"形容晚春的微风,"意伤春"表达了诗人因春尽而心生伤感;"池寒花敛夕"则描绘出湖水渐冷,花朵在黄昏时分闭合的情景,表现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界的变化。

"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 这两句转折处显示了诗人的心境变化。他开始借助饮酒来表达自己的愁绪和思念之情,"依依"形容的是心中的依恋不舍之意。

"谁当曲水行,相思寻旧迹。" 最后两句则是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沿着弯曲的河流漫步,寻找那些与亲人共同度过时光的地方,以此来表达深切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留恋,以及对亲人的深厚思念。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上方僧

见月出东山,上方高处禅。

空林无宿火,独夜汲寒泉。

不下蓝溪寺,今年三十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上东门会送李幼举南游徐方

离弦既罢弹,樽酒亦已阑。

听我歌一曲,南徐在云端。

云端虽云邈,行路本非难。

诸侯皆爱才,公子远结欢。

济济都门宴,将去复盘桓。

令姿何昂昂,良马远游冠。

意气且为别,由来非所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与友生野饮效陶体

携酒花林下,前有千载坟。

于时不共酌,奈此泉下人。

始自玩芳物,行当念徂春。

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

且遂一欢笑,焉知贱与贫。

形式: 古风

与幼遐君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

清赏非素期,偶游方自得。

前登绝岭险,下视深潭黑。

密竹已成暮,归云殊未极。

春鸟依谷暄,紫兰含幽色。

已将芳景遇,复款平生忆。

终念一欢别,临风还默默。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