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来飞橹下危泷,不敢窥窗只闭窗。
莫叹江平船不进,只将行役当游江。
这段诗是北宋词人杨万里在其《过沙头三首》中的第三首。从字面上来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沙头时的景象和心情。
“昨来飞橹下危泷,不敢窥窗只闭窗。”这里,“飞橹”指的是行驶快速的小船,而“危泷”则形容水流湍急险峻之处。诗人在描述自己昨日经历的惊心动魄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既想窥视外面的险峻美景又不敢直面这种自然力量的心情。
“莫叹江平船不进,只将行役当游江。”这两句诗则转换了语气,从担忧到释然。诗人告诫自己不要感慨于江面宽阔而船只不前进,因为他选择把这次的行程视作一次江上之旅,享受其中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景物描写,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既敬畏又想亲近的复杂心态。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非烟非雨淡濛濛,深闭窗扉护晚风。
船外山光帘里翠,岸头花影镜中红。
仰望苍岩高更深,岩中佳处著禅林。
琼泉万仞峰头落,一滴泉声一醒心。
山穷喜见一平川,不似林中不识天。
只出此山灾便散,何须更问小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