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长

宵长慵早寐,念念客愁新。

灯影明高屋,蛩声动四邻。

满怀平日事,双鬓倦游身。

避地从漂转,西风羽檄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夜晚漫长,我懒于早早入睡,心中满是新的旅人忧愁。
明亮的灯光照在高高的屋檐,蟋蟀的鸣叫声传遍了四周邻居。
满心想着往日的事情,两鬓斑白的我已经厌倦了漂泊的生活。
为了躲避战乱,我随波逐流,频繁接到西风中的军事文书。

注释

宵长:夜晚漫长。
慵:懒散。
早寐:早早入睡。
念念:不断思念。
客愁:旅人的忧虑。
灯影:灯光的影子。
明:明亮。
高屋:高大的房屋。
蛩声:蟋蟀的叫声。
动四邻:传遍四周邻居。
满怀:满心。
平日事:往日的事情。
双鬓:两鬓。
倦游身:厌倦漂泊的身体。
避地:躲避战乱。
从漂转:随波逐流。
西风:秋风。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这里指紧急命令。
频:频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难寐、思念之情的氛围。开篇"宵长慵早寐,念念客愁新"两句,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内心深处的忧虑,勾勒出诗人深夜不能成眠,满怀思绪的状态。

随后的"灯影明高屋,蛩声动四邻",则是景象描写。借由清晰的灯光投射在高屋之上,以及蟋蟀鸣叫的声音传遍周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夜晚氛围。

接着"满怀平日事,双鬓倦游身"两句,表达了诗人胸中积存着往昔之事,头发凌乱、身体疲惫,这些生理上的不适似乎也映射出心灵的劳顿与奔波。

最后"避地从漂转,西风羽檄频"则隐含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逃离的心情。这里的“避地”表明诗人有着逃离当前环境的愿望,而“西风羽檄频”则是外界环境的写照,或许也象征着某种力量在不断推动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孤寂氛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思念故乡之情,以及逃离现状的心境。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徐大著挽诗二首(其二)

方同倾盖乐,遽起绝弦悲。

道向清朝屈,心惟静者知。

阻修绵酒奠,谁序锦囊诗。

宣室空思贾,凄凉又一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徐大著挽诗二首(其一)

韦经传素业,汉策射巍科。

史擅三长誉,书雠九写讹。

甑尘终寂寞,云路久蹉跎。

迅景崦嵫迫,知君恨独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海棠花

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

初种直教围野水,半开长是近清明。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烟脂画不成。

诗老无心为题拂,至今惆怅似含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惹草荧荧焰,随风烈烈声。

欲临横涧断,忽上晚风明。

踸踔无潜迹,蒙茸有怒生。

尚馀飞烬煖,培耔及春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