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弟濛赴饶州

京城南去鄱阳远,风月悠悠别思劳。

三领郡符新寄重,再登科第旧名高。

去程江上多看堠,迎吏船中亦带刀。

到日更行清静化,春田应不见蓬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从京城向南直到遥远的鄱阳,风月漫漫,离别的思绪让人劳心
新近又接到郡守的任命,再次科举高中,旧时的名声更加显赫
在去程的江上频繁眺望烽火台,迎接官员的船上也带着防身之刀
到达之时,希望能推行清静无为的治理,春天的田野不应再有杂草丛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弟兄的情景,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开篇“京城南去鄱阳远”即设定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风月悠悠别思劳”则深化了这种情感,让人感到诗人内心的惆怅与牵挂。

接着,“三领郡符新寄重,再登科第旧名高”展示了弟兄在仕途上的成就和荣誉,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弟兄未来更上一层楼的期望和祝愿。

“去程江上多看堠,迎吏船中亦带刀”则描绘了一种警觉、严肃的氛围,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或是对旅途安全的一种担忧。

最后,“到日更行清静化,春田应不见蓬蒿”表达了一种对未来和谐安宁环境的向往,这里的“清静化”可能暗示着一种理想状态,而“春田不见蓬蒿”则是对这种美好愿景的具体描绘。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淡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江天诗景好,回日莫令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友人归山

出山成北首,重去结茅庐。

移石修废井,埽龛盛旧书。

开田留杏树,分洞与僧居。

长在幽峰里,樵人见亦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韦评事归华阴

三峰西面住,出见世人稀。

老大谁相识,恓惶又独归。

埽窗秋菌落,开箧夜蛾飞。

若向云中伴,还应着褐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

朝廷重寄在关东,共说从前选上公。

勋业新城大梁镇,恩荣更守洛阳宫。

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

每领群臣拜章庆,半开门仗日曈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