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峰西面住,出见世人稀。
老大谁相识,恓惶又独归。
埽窗秋菌落,开箧夜蛾飞。
若向云中伴,还应着褐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三峰之西居住,出门时发现世间的人迹已稀少,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老大可能是指同道中人或知己,但谁能真正相识呢?这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奈。
"恓惶又独归"四字,恓惶形容心情的不安与惆怅,诗人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中,又一次选择了独自返回山林,这是对世俗的彻底放弃,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埽窗秋菌落,开箧夜蛾飞"则描写了一幅秋夜景象。埽窗即用草或竹编织成的小窗户,秋风中飘落的可能是桂花或其他植物的种子,而开箧夜蛾飞,则是秋夜里常见的情景。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最后两句"若向云中伴,還應著褐衣"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云中伴可能是指与自然、与山林为伴,而非世俗之交。褐衣则象征着隐逸的生活和清贫的理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示了一种超脱红尘、向往自然的精神追求。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朝廷重寄在关东,共说从前选上公。
勋业新城大梁镇,恩荣更守洛阳宫。
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
每领群臣拜章庆,半开门仗日曈曈。
曾成赵北归朝计,因拜王门最好官。
为郡暂辞双凤阙,全家远过九龙滩。
山乡祗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鸭栏。
地僻寻常来客少,刺桐花发共谁看。
赫赫声名三十春,高情人独出埃尘。
病辞省闼归闲地,恩许宫曹作上宾。
诗里难同相得伴,酒边多见自由身。
老人也拟休官去,便是君家池上人。
万里海西路,茫茫边草秋。
计程沙塞口,望伴驿峰头。
雪暗非时宿,沙深独去愁。
塞乡人易老,莫住近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