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二首(其一)

古洞云深别有天,偶携僧侣此安禅。

数椽茅屋牵萝补,一枕寒松伴鹤眠。

习定每从岩腹内,生涯尽在钁头边。

山居寂寞无烦恼,火种刀耕效昔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静谧画面。首句“古洞云深别有天”,以深邃的古洞和缭绕的云雾隐喻出一个超凡脱俗的境地。诗人与僧侣一同前来修行,“偶携”二字流露出偶然得来的清净时光。接下来的“数椽茅屋牵萝补”写出了简朴的生活状态,茅屋虽简陋,但藤蔓攀援,增添了几分自然情趣。

“一枕寒松伴鹤眠”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宁静,寒松与白鹤共眠,寓意心境的淡泊与高洁。诗人日常修炼“习定每从岩腹内”,在山岩之内寻找内心的平静,生活简单到只需农耕劳作,“生涯尽在钁头边”。最后两句“山居寂寞无烦恼,火种刀耕效昔贤”,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自给自足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古代贤人的仰慕和效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清苦与宁静,以及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简朴生活的决心。

收录诗词(144)

释敬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二首(其二)

一住深山便学呆,通身有口也难开。

著衣吃饭成多事,啸月吟风自少才。

扫地每嫌黄叶落,闭门常怕白云来。

惟将小境勤磨拭,不肯轻轻受点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答柳溪居士

何必山巅与水涯,安心随处便为家。

有人问我西来意,笑指长天落晚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天台十甲子老僧坐禅处

万木森寒入翠微,飘然鹤发久忘机。

溪声毕竟无今古,山色何曾有是非。

涧草自迷游客屐,岩花时落坐禅衣。

问师何代天台住,手种青松已十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答鲁封居士问天台次韵

山家日日饭胡麻,此事寻常不欲誇。

惟有道人风味别,每从峰顶嚼红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