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静谧画面。首句“古洞云深别有天”,以深邃的古洞和缭绕的云雾隐喻出一个超凡脱俗的境地。诗人与僧侣一同前来修行,“偶携”二字流露出偶然得来的清净时光。接下来的“数椽茅屋牵萝补”写出了简朴的生活状态,茅屋虽简陋,但藤蔓攀援,增添了几分自然情趣。
“一枕寒松伴鹤眠”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宁静,寒松与白鹤共眠,寓意心境的淡泊与高洁。诗人日常修炼“习定每从岩腹内”,在山岩之内寻找内心的平静,生活简单到只需农耕劳作,“生涯尽在钁头边”。最后两句“山居寂寞无烦恼,火种刀耕效昔贤”,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自给自足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古代贤人的仰慕和效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清苦与宁静,以及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简朴生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