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沧州先生

东去清风满浙帆,东瓯更在浙东南。

班行已失群公队,陋巷犹停长者骖。

中外于人何可择,卑微在我本来甘。

平生学道求无愧,此去亲民况所耽。

疏远渐劳京国梦,暌离偏惜故人谈。

时名有忌愁多取,宦业如禅且静参。

县僻还闻山水胜,地连粗喜土风谙。

遥应到日思君地,秋水凝神月满潭。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林所作的《留别沧州先生》,表达了一位即将离开的朋友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东去清风满浙帆,东瓯更在浙东南”描绘了诗人即将启程的情景,清风拂面,帆影点点,东瓯之地更显遥远,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远方的向往。

颔联“班行已失群公队,陋巷犹停长者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班行,指官场同僚;群公队,指众多官员;陋巷,指简陋的住处;长者骖,指年长者的陪伴。诗人感叹自己已失去了往昔的官场地位和同伴的陪伴,只能在简陋的居所中停留。

颈联“中外于人何可择,卑微在我本来甘”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与自我安慰。中外,指内外、上下;何可择,无法选择;卑微,地位低下;本来甘,本就甘愿。诗人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无法选择,即使地位低下也愿意接受,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态度。

尾联“平生学道求无愧,此去亲民况所耽”表达了诗人一生追求道德修养,希望在离开后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学道,指学习道德;无愧,没有遗憾;亲民,亲近民众;况所耽,所喜爱之事。诗人期待自己能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所长,为百姓服务。

接下来的几联“疏远渐劳京国梦,暌离偏惜故人谈”、“时名有忌愁多取,宦业如禅且静参”、“县僻还闻山水胜,地连粗喜土风谙”、“遥应到日思君地,秋水凝神月满潭”则分别描述了诗人对京城梦想的逐渐淡漠、对故人的不舍、对官场的冷静思考、对新环境的好奇与期待,以及对未来的思念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也有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准备,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50)

文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入雁荡

山深断车马,鸡犬亦萧疏。

涧道散苍莽,峰峦翔紫虚。

扳援绝鸟道,宛转得僧庐。

不觉凌绝顶,身寒云满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泰安灵岩寺

疋马强支持,长途入翠微。

山高日初上,秋老树还稀。

门外一溪隔,林中孤衲依。

虚堂云卧冷,似醉未能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永嘉县斋怀沈石田

自古清晖地,分官得永嘉。

秋深热后雨,霜薄树犹花。

到海江流尽,带山城郭斜。

乘船看脩竹,疑是到君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济宁

客棹一身渺,归程千里多。

寒云挟疏雨,秋水逝洪波。

亭界短长道,泉分南北河。

醉醒篷底坐,何处起渔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