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

虫声雁声。砧清笛清。唤回幽梦无成。数三更四更。

愁形病形。花零絮零。翠裙斜倚银屏。怕新寒暮生。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鉴赏

这首《醉太平》由清代诗人陆珊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凄凉景象与主人公内心的愁苦之情。

开篇“虫声雁声”两句,以自然界的声响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虫鸣与雁叫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与时光的流逝。紧接着,“砧清笛清”进一步渲染了这份清冷,捣衣的砧声与悠扬的笛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情感,或寄托着思乡之情,或表达着孤独之感。

“唤回幽梦无成”一句,将读者引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幽梦被唤回,却未能成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遗憾与失落。接下来的“数三更四更”,通过时间的流逝,强化了这种难以言表的愁绪,每过一更,愁苦便加深一分。

“愁形病形”两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状态。愁绪不仅影响了情绪,还导致了身体的不适,形象地描绘了愁苦对人的身心双重打击。而“花零絮零”则以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生的凋零与消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翠裙斜倚银屏”描绘了一幅画面,主人公身着翠绿的裙子,斜倚在银色的屏风旁,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怕新寒暮生”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担心新的寒冷(可能象征着新的困难或挑战)在夜晚悄然而至,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与挑战。

整体而言,《醉太平》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孤独的秋夜场景,深刻地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31)

陆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

秋悽悽。秋声秋声酸心脾。酸心脾。

藓阶蛩絮,枫岸乌啼。月盈南浦花东篱。

玉箫金管谁家吹。谁家吹。画堂春夜,忽忆当时。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题大漠行旅图

明驼疾。咸阳古道西风急。西风急。

连天衰草,四无人迹。解鞍下骑聊休息。

拥裘闲话家山隔。家山隔。天涯梦见,翠楼春色。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声声慢.题风木图

萧萧瑟瑟。惨惨悽悽,呜呜哽哽咽咽。

一片秋阴,摇弄晚天如墨。

三丝两丝细雨,更助它、白杨风急。

雁过也,遍寒林、尽是断肠声息。有客天涯孤立。

回首望、高堂更无人一。寒食梨花,麦饭几曾亲社。

空含两行血泪,洒枯枝、点点滴滴。

待反哺,学一个、乌鸟不得。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霜天晓角.赋素心兰

独秀瑶林。雪侵香争禁。

雪尚风吹得化,吹不转、是春心。云阴莫寻。

寻时云更深。人自爱花心素,花岂为、要知音。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