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访黄山人

方言发北郊,芳草萋已碧。

晨风叩石门,眷此栖霞客。

翩翩倚杖迎,嗟哉发何白。

携手入中洲,四顾感畴昔。

君着东郭履,我着东山屐。

行采山上芝,坐倚山中石。

客有一尊酒,相藉终日夕。

醉来自尽觞,君其勿相迫。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清晨出郊,探访隐居在黄山的友人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方言发北郊,芳草萋已碧”,描绘了春天北郊的景象,芳草茂盛,一片碧绿,为整首诗营造了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晨风叩石门,眷此栖霞客”则点明了访友的时间和地点,早晨的微风吹过,仿佛在邀请诗人去拜访那位隐居在山中的朋友。

“翩翩倚杖迎,嗟哉发何白”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相遇情景。友人手持拐杖,轻盈地迎接来访者,而诗人感叹于友人的白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携手入中洲,四顾感畴昔”进一步描述了两人一同漫步的情景,他们步入一片宁静的洲地,环顾四周,回忆起往昔的时光,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君着东郭履,我着东山屐”通过友人和诗人的穿着细节,体现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身份特征。东郭履和东山屐分别象征着城市和山林的生活,暗示了两人虽身处不同环境,但心灵相通。

“行采山上芝,坐倚山中石”描绘了两人在山中采集灵芝、闲坐赏景的画面,体现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客有一尊酒,相藉终日夕”表明了他们在山中饮酒畅谈,直至夜幕降临,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最后,“醉来自尽觞,君其勿相迫”表达了诗人对饮酒尽兴的自在态度,同时也提醒友人无需过分拘束,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的相遇、交流和共度时光的场景,展现了友情的真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一)

驱车上河梁,顾瞻旧乡国。

仓卒骨肉亲,彷徨动颜色。

子亦竟以南,予亦竟以北。

本是双龙居,胡为乖羽翼。

送子从此归,涕下不能食。

子其从远猷,慰我长相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二)

相忆在何所,乃在河中洲。

结庐俯曲沼,芙蓉夹清流。

飞盖凌朱霞,逍遥事行游。

白鹭翔我侧,鸳凫恋其俦。

驾言迈远役,嘉会难再留。

引领内感伤,行行怀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三)

百忧何殷殷,坐令盈怀抱。

况乃岁云暮,霜雪被长道。

远望何萧条,惊风摧百草。

当此别离情,沉思令人老。

岁月不相待,所钦在兰藻。

云霄有遐路,致身胡不早。

垂堂古所戒,畏途慎自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四)

自保良不易,致身谅独难。

豺虎在人群,平居有波澜。

踯躅纷四顾,终岁鲜燕欢。

君子慎厥趋,取舍从所安。

艾萧满中路,沙江多芳兰。

不见采兰者,万古起长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