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李复的作品,名为《杂诗(其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象征意义的诗歌。
开篇“珍图出荣河,八卦开奥秘”描绘了一种探求宇宙真理、解读自然之谜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古籍珍贵图书的研究,以及对易经八卦哲学的深入理解,试图揭示宇宙间隐秘的道理。
“圣人重因袭,已极露隐细”表明了诗人对于前贤圣人的尊崇,同时也强调了他们智慧和教诲已经被充分发掘和传承。这里的“因袭”指的是继承与发扬。
“大衍四十九,周流通一气”则是对宇宙间阴阳变化、生生不息的哲学思考。“大衍”可能指的是广泛无边的宇宙,“四十九”有可能象征着全备或极致,而“周流”和“通一气”则表达了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统一。
接下来的“阴阳穷必变,往反无终始”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变化无常、循环不息的规律。诗人通过对阴阳变化的观察,感悟到了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元化密推移,消长先默契”则是对万物生成发展规律的描述。“元化”可能指的是最初的创造与转化,“密推移”表达了这种变化过程的隐秘和必然性,而“消长”、“先默契”则强调了事物生长、消退之间的微妙联系。
紧接着的“鬼神无遁情,垂诏亿万世”展示了诗人对于超自然力量和历史传承的敬畏之心。这里的“鬼神”代表了不可知的宇宙力,“无遁情”表达了一种敬仰的情感,而“垂诏亿万世”则是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如何扬子云,求名誇谲诡”中,“扬子云”可能是一个隐喻,代表了追求名声与智慧的人物形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提问,表达了对于虚名浮华、巧言令色的人或事的质疑。
“藻绘太初历,设画随启闭”则是在描写宇宙间万象更新的景象。“藻绘”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装饰与变化,“太初历”代表了时间的流转,而“设画随启闭”则是对自然规律中开合循环的一种艺术性表达。
“盈缩无常运,踦赢谩拟议”继续探讨了宇宙间万物盛衰更替的哲学。“盈缩”指的是事物的盛与衰,“无常运”则是对这种变化规律的总结,而“踦赢谩拟议”可能是在表达对于这些变化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安得宇宙间,别更有天地。文字但艰苦,白首困心志。侯芭何所知,枝指徒为赘。”诗人在这里似乎对宇宙万物、历史长河感到无比的渺小与困惑,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书写和记录这些思考的艰难与局限性。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宇宙、自然、人类文化传承等多个层面的探讨,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微妙的情感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