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十七)

权利为祸根,苟合非纯士。

嗟哉凭轼生,行见烹齐市。

晴鸠不逐妇,猛虎不食子。

魏国将乐羊,齐人疑吴起。

凶险甚鸟兽,妻子自烹死。

呜呼天壤间,亲无骨肉比。

残毒就功名,于君安可恃。

中山昔置相,尝取放麑翁。

异类犹有恩,事君必致忠。

形式: 古风

翻译

权力成了祸害之源,苟且迎合非正直之人。
哎呀,这靠车轼而活的人啊,即将见证烹煮于齐市的惨剧。
晴朗的日子里斑鸠也不追逐妇女,猛虎不会伤害自己的幼崽。
魏国的将乐羊,齐人怀疑他像吴起一样心存异志。
这人心狠手辣比禽兽更甚,连妻子儿女都遭烹杀。
唉,天地之间,亲人之间竟无骨肉情深。
残暴的手段只为功名,这样的君主怎可信赖。
中山国昔日设宰相,曾任用放走小鹿的老人。
异类尚且有怜悯之情,对待君主定会忠诚无比。

注释

祸根:灾难的根源。
苟合:随便附和。
纯士:纯粹的君子。
嗟哉:感叹词。
烹齐市:在市场被烹煮。
晴鸠:晴天的斑鸠。
子:子女。
魏国将乐羊:魏国的将官乐羊。
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
妻子自烹死:家人被自己烹煮杀害。
骨肉:亲人。
比:相比。
残毒:残忍毒辣。
安可恃:怎能依赖。
中山昔置相:中山国过去的宰相。
麑翁:放走小鹿的人。
异类:不同种类。
恩:怜悯之心。
事君:侍奉君主。
致忠:尽忠。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李复的作品,名为《杂诗·其十七》。诗中通过对权力和人性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忧虑。

"权利为祸根,苟合非纯士" 一句,揭示了权力的腐败面孔以及它如何诱使人们背离纯正的人格。"嗟哉凭轼生,行见烹齐市" 反映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暴行与残酷现实。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来对比人世间的不公与冷漠:晴空中鸢鸟不会随意捕食妇女,猛虎也不吃自己的幼崽。然而,在社会上,却有魏国将乐羊、齐人怀疑吴起等事件发生,这些历史故事都表明了人心的凶险远甚于禽兽。

诗中还提到“妻子自烹死”,显示出极端的情形,家庭成员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悲惨选择。"呜呼天壤间,亲无骨肉比" 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伦沦丧的深切哀叹和绝望。

最后几句“残毒就功名,于君安可恃。中山昔置相,尝取放麑翁。异类犹有恩,事君必致忠”表达了作者对于权力斗争中的残酷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真诚忠信品格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与权力的关系,揭示了社会问题,并呼唤恢复人伦关怀和道德秩序。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二十三)

姬旦相孺子,不为召公知。

洛阳贾年少,岂免绛灌疑。

论远必为迂,举高遂有危。

更无反禾风,但起吊湘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诗(其二十一)

当路莫张机,张机不可行。

潜深巢高杪,鱼鸟知爱生。

立义禁为非,意欲求无刑。

刻核苟太至,视死心亦轻。

形式: 古风

杂诗(其十)

一气偶暂聚,灵府含虚明。

至人遗世氛,妙静无将迎。

索珠迷罔象,鼓琴有亏成。

淼淼千海波,全潮浮沤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杂诗(其二十)

先王急民事,分吏察垄亩。

田荒宅无毛,置法责粟布。

壤壤一岁勤,暴暴三年聚。

农政久不修,几家有禾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