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的《赴阙》。诗中描绘了诗人十年间艰苦的生活,以“餐苜蓿”、“梦寐长阑干”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其生活的清贫与艰辛。接着,诗人通过“继粟自不饱,朝齑岂辞酸”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困苦,但仍然坚持不放弃的精神。随后,“虽无汗马劳,几作蠹鱼乾”两句,既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自嘲,也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讽刺。
“自知爬沙手,未办扶摇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尽管有努力向上之心,却难以实现高飞之志。最后,“此行敢侥倖,政尔求便安”表明了诗人对于此次进京的谨慎态度,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恐或得所欲,圣主天地宽”则寄托了诗人对于明君治国、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