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名为《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诗中以桃花、李花和梅花为意象,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首句“桃花能红李能白”,以桃花的红色和李花的白色对比,展现了春天色彩的丰富与美丽。接着,“春深无处无颜色”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万物皆绿、生机盎然,无论何处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苦留客。”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比作“东君”,即春天之神,表达了春天对万物的呵护与眷恋,即使在百花齐放的季节里,仍有梅花独自绽放,仿佛是东君特意留下的一份惊喜。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这一句通过对比,说明梅花在严冬时节便已开放,而桃李则在春天才开始绽放,暗示了梅花的坚韧与早春的先兆。
最后,“即今已是丈人行,勿与年少争春风。”诗人以“丈人行”比喻梅花的成熟与稳重,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忽视了那些已经成熟、稳重的事物,寓意着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懂得珍惜每一步的成长,不要急于追求表面的繁华。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李花和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