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苏幕遮》,作者马钰是元代的道教道士,以其在道教修炼中的体验和感悟为内容。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道教修行的理解和生活方式,强调了超脱世俗、平等视人的观念,以及对内心清净、无爱无憎的追求。
"遇风仙,心开悟",暗示诗人通过某种方式遇见了指引他修行的仙人,从而心灵得到了启悟。"人我心无,无爱无憎妒",表达了诗人摒弃了人间的爱恨情仇,达到了心境平和的状态。
"一切女男同父母",体现了道教的众生平等思想,视所有人如一家,不分男女。"三教门人,尽是予师父",表明诗人将所有宗教信仰的人视为自己的师长,体现了其包容和大度。
"好清闲,喜歌舞",描绘了诗人享受简单生活,以歌舞自娱的生活态度。"昼乞残馀,夜宿悲田所",则反映出他在修行过程中过着简朴的生活,白天乞食,夜晚栖息于慈善机构。
"上下中丹常密护",可能指的是修炼内丹的过程,注重身心的保护和调养。最后两句"九转功成,蓬岛通云路",预示着诗人通过修炼达到了高深境界,可以通往仙界的蓬莱仙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马钰作为道教徒的修行历程和精神追求,充满了道家的哲理与超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