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曹氏开先。更诸儒继后,选学遥传。

回思旧时堂构,都付榛烟。

幸存故阯,记吾家、卜筑林泉。

愿自此、萍蘩永祀,馨香俎豆年年。

莫道风流云散,念门墙桃李,多士班联。

寻来雪泥鸿爪,馀韵留连。

依依斜照,喜高楼、百尺参天。任罗贮。

名书万卷,未教媲美前贤。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鉴赏

此诗《汉宫春》由清代诗人阮恩滦所作,虽名为“汉宫春”,却非直接描绘汉宫景象,而是借古喻今,以历史为镜,抒发对学问传承与教育之重视的情感。

首句“曹氏开先”点明了诗的主题,即从曹氏家族开始的学术传承。接下来的“更诸儒继后,选学遥传”,则表明了学术研究和教育的延续性,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接续前行,将知识和智慧传播至远方。

“回思旧时堂构,都付榛烟”两句,通过回忆往昔的学术殿堂,如今已荒废于榛莽之中,表达了对过去学术繁荣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学术环境的感慨。

“幸存故阯,记吾家、卜筑林泉”则强调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幸存下来的学术之地,如同家中在林泉间建造的居所,是学者们精神的寄托。

“愿自此、萍蘩永祀,馨香俎豆年年”表达了希望学术之火能够永远燃烧,每年都能举行祭祀仪式,以纪念先贤,传承知识。

“莫道风流云散,念门墙桃李,多士班联”几句,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因学术的暂时衰落而感到悲观,而是要记得那些曾经在学术之路上成长的学子,他们如同桃李,成群结队,共同推动着学术的发展。

“寻来雪泥鸿爪,馀韵留连”则比喻虽然岁月流逝,但学术之光依然在历史的雪泥中留下痕迹,其影响深远,值得后人追寻和回味。

“依依斜照,喜高楼、百尺参天”描绘了一幅夕阳下高楼耸立的画面,象征着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和拓展,如同高楼直插云霄,令人欣喜。

最后,“任罗贮。名书万卷,未教媲美前贤”表达了对学术成果的珍视,认为无论有多少著作,都不应自满,而应继续努力,追求超越前人的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术传承与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展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53)

阮恩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山流水.选楼理琴

选楼修竹峭寒侵。按冰丝、指冷瑶琴。

弹到月明时,蟾辉朗彻遥岑。试回首、落雁沉沉。

声停处,别有悠扬逸韵,暗度疏林。

只钟期难觅,山水意何深。披襟。

清风入怀抱,爱涔然、古调愔愔。

出土忆号钟,廿字独矢丹忱。感沧桑、触物惊心。

念今日、但问移宫换羽,谁是知音。

况无弦、真趣三味,费研寻。

形式: 词牌: 高山流水 押[侵]韵

琐窗寒.消寒

冻雪拳鸦,深松隐鹤,绮窗风紧。

貂茸护暖,减了弄妆清兴。

问园梅、开将未开,小阑浅压苔枝冷。

忆六朝山色,愁娥难画,峭寒同警。云影。西楼暝。

正酒熟枫根,笛飘竹径。灯帘自倚,销得玉釭兰烬。

怕窥檐、霜月半棱,夜阶渐觉遥漏静。

且围炉、小试龙团,也胜椒花饮。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庆清朝慢.除夕听爆竹声

蛇壑年华,凤城灯火,东风催动春声。

神弦乍歌迎送,上烛霄明。

听向南邻北舍,流光电挚总心惊。

才一瞥,蝶衣碎迸,翻讶飞霙。

岁已尽,漏正永,试问夜何许,夜转三更。

最是铜街叠鼓,依约雷鸣。

犹记椒筵散后,千门歌吹杂箫笙。

银台畔,腊花送喜,还缀琼英。

形式: 词牌: 庆清朝

迎春乐

四时美景知多少。算惟有、春光好。

园梅争报齐开了。只几日、东风峭。

问何处、玉箫声绕。倚亭畔、暗香飘渺。

那得瑶台月夜,醉索巡檐笑。

形式: 词牌: 迎春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