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景仁东园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瀹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彷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己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光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游景仁东园》,描绘了春天刚刚到来时,诗人游园的所见所感。诗中以惊蛰时节为背景,写出了自然界从冬眠中苏醒的景象,如百草生机盎然,乔松展现出春天的气息。诗人乘轻便车出游,欣赏着沿途的美景,邀请友人共享春光,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此时的闲暇时光。

诗中提到公卿忙碌于政务,而诗人得以在田野间自由自在,享受松竹环绕的宁静生活,欣赏繁花似锦的园林景色。华美的厅堂如同宫殿,尽管繁华,却也显得寂静而超脱。诗人悠然自得,不急于归家,而是沉浸在这份春日的欢乐中。

随着夕阳西下,游人散去,庭前星光闪烁,诗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安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景致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湖阴曲

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

骅骝服箱骖盗骊,巡城三匝漫不知。

帐中昼梦日绕壁,惊起知是黄须儿。

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过。

遗矢如冰去已遥,明日神兵下赤霄。

荒城至今人不住,狐兔惊走风萧萧。

形式: 古风

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幽忧随秋至,秋去忧未已。

城南试登望,百草枯且死。

落叶投人怀,惊鸿四面起。

所思不可见,欲往将安至。

斯人定谁识,顾有二三子。

清风皎冰玉,沧浪自湔洗。

窃脂未尝谷,南箕傥微似。

网罗一张设,投足遂无寄。

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

造形悼前失,式微惭往士。

憧憧亩丘道,岁晚嗟未止。

西山有茅屋,锄耰本吾事。

形式: 古风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其二)玉女窗

岩窦有虚明,昽昽发晴晓。

真人无俦匹,窗下晨妆早。

门开秋雨入,室静长风扫。

绝迹杳难寻,朱颜未尝老。

形式: 古风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其一)石径

苍壁上参天,微径随流水。

聱牙石齿乱,纷薄黄叶委。

牵攀不得上,颠仆几将止。

勉强终此行,更老知难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