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近者不见

离人隔中庭,幸不为远征。

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

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离别的我们被中庭相隔,幸好不是因为你要远行。
雕花的屋梁下有墙壁,我能听到你的言语也能听到你的走动声。
即便在天边也还能寄信,但在这里情感却无法传达。
你若能如水中的倒影一般与我相伴,那我们的形影就会清晰地在一起了。

注释

离人:分离的人,指诗中主人公与对方。
中庭:庭院的中央部分。
幸不为:幸好不是因为。
远征:到远方去作战或旅行。
雕梁:雕刻精美的房梁。
壁:墙壁。
闻语:听见说话的声音。
闻行:听见行走的声音。
天涯:极远的地方,形容非常遥远。
尚:还,仍然。
寄信:通过书信交流。
不传情:无法表达或传递情感。
并照水:如同水中倒影一样相伴,比喻紧密相连。
形影:身形与影子,比喻本人与映像或关系密切的人。
分明:清晰,明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伤近者不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离人隔中庭,幸不为远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身边亲人或知己的思念,虽然彼此相隔,但还算是幸运,因为没有经历更长时间、更遥远的分别。这里的“中庭”可能指的是家园或者居所,而“远征”则暗示着更为艰辛和漫长的分离。

“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隔绝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处于一种被围墙或屏风阻隔的环境中,即便是听到了外界的声音,也只能感受到行动的痕迹,而无法亲近和参与。

“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 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的人深切的思念,诗人仍然通过书信等方式与之保持联系,但在当前的环境中,却无法表达或传递自己的感情。这也许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或者思念对象的一种期望,希望对方能够像水面一样清澈透明,能够看清楚彼此之间的情谊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形影”指的是人的外在形象以及投射出来的身影,分明则是希望这种关系能够清晰、明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园、亲人与友情的思念,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纯净无暇的人际关系的向往。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华清宫感旧

尘到朝元边使急,千官夜发六龙回。

辇前月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灰。

公主妆楼金锁涩,贵妃汤殿玉莲开。

有时云外闻天乐,知是先皇沐浴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同于汝锡游降圣观

秦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

路尽溪头逢地少,门连内里见天多。

荒泉坏简朱砂暗,古塔残经篆字讹。

闻说开元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寻李山人不遇

山客长须少在时,溪中放鹤洞中棋。

生金有气寻还远,仙药成窠见即移。

莫为无家陪寺食,应缘将米寄人炊。

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峰问老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岁晚自感

人皆欲得长年少,无那排门白发催。

一向破除愁不尽,百方回避老须来。

草堂未办终须置,松树难成亦且栽。

沥酒愿从今日后,更逢二十度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