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春洞

引烛踏仙泥,时时乱乳燕。

不知何道士,手把灵书卷。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手持蜡烛步入仙境般的泥土中,
不时惊扰了正在筑巢的乳燕。

注释

引:引导,带领。
烛:蜡烛。
踏:踩踏。
仙泥:仙境般的泥土(可能指神秘或超凡的环境)。
时时:时常,不时。
乱:打扰,扰乱。
乳燕:刚孵化的小燕子。
何:哪位。
道:道教。
士:修道者。
手:用手。
把:握着。
灵书:神秘的书籍,可能含有道家秘籍。
卷:卷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春景象。"引烛踏仙泥,时时乱乳燕"一句中,“引烛”指的是在山洞中使用的照明工具,烛光映照下“踏仙泥”的意境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而“时时乱乳燕”则是描绘春天里燕子飞舞的情景,其中“乳燕”特指刚学会飞的幼小燕子,它们在空中飞翔时显得有些凌乱,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泼。

"不知何道士,手把灵书卷"一句则是对山中的隐者或修道之人的描绘。这里的“道士”可能是一位修行者,他手中持有的是“灵书”,也就是一些神秘的典籍或者咒语。在这静谧的自然环境中,这位道士仿佛在与自然沟通,寻求着某种精神上的启示或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洞春日景色的描写,以及隐逸道士手持灵书的形象,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和精神寄托的意境。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从剡溪至赤城

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

夜半鹤声残梦里,犹疑琴曲洞房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天宝题壁

五十馀年别,伶俜道不行。

却来书处在,惆怅似前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忆故园

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

故园此去千馀里,春梦犹能夜夜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忆鄱阳旧游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

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