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
故园此去千馀里,春梦犹能夜夜归。
诗中“惆怅多山人复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山川隔绝,使得人际往来变得困难。"杜鹃啼处泪沾衣"则描绘了一种哀伤的情景,杜鹃啼鸣的声音如同悲泣,让人听了不禁泪水涟涟。
"故园此去千馀里"一句,强调了与故乡的距离之远,千山万水之间,故园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地方。"春梦犹能夜夜归"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渴望返乡的心情,即便是在春夜的梦中,也常常梦回故土,这种强烈的情感也映射出诗人对故园之深切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鸣啼的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无尽眷恋。这种情感在唐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借助自然之美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不详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
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欲写人间离别心,须听鸣凤似龙吟。
江南曲尽归何处,洞水山云知浅深。
秦声楚调怨无穷,陇水胡笳咽复通。
莫遣黄莺花里啭,参差撩乱妒春风。
柳拂青楼花满衣,能歌宛转世应稀。
空中几处闻清响,欲绕行云不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