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题为《送石宪使中美之四川》。诗中描绘了石宪使远赴西蜀的壮丽景象与崇高使命。
首句“持斧远临西蜀去”,以“持斧”形象地描绘出石宪使肩负重任,踏上征途的情景。接着,“绣衣荣作外台臣”一句,通过“绣衣”这一服饰细节,展现了石宪使作为朝廷外官的荣耀身份。
“威行一道霜风肃,恩被重霄雨露新”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石宪使的政绩与恩泽。霜风肃穆象征其治理下的秩序井然,雨露滋润则寓意其施政带来的福祉遍及四方。
“剑阁山川当岁晚,锦城花柳待阳春”描绘了石宪使途经剑阁时的壮丽山川,以及抵达成都后,期待着春天到来时的繁华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地理景观的变换,也暗含了对石宪使任职期间带来变化的期待。
最后,“驱驰好叱王尊驭,圣主深怀在远人”表达了对石宪使勤勉工作的赞扬,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其远赴边疆的深切关怀与期望。整首诗通过对石宪使形象的塑造和对旅途景象的描绘,既展现了其个人风采,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职责与国家治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