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客伐山桂,横为曲渚桥。
势危宁过马,径狭欲通樵。
小艇何妨系,离魂正此销。
想君回首处,虹影在林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曲渚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描绘了送别友人张秘校时的情景。诗人以野客伐桂为引子,形象地展现了山中景色,横跨的曲渚桥仿佛一条蜿蜒的纽带,连接着现实与想象。桥的险峻暗示了友人行程的艰难,但路虽窄,却足以让樵夫通行,象征着友人也能克服困难。
诗人鼓励张秘校不妨暂时将小艇系于此地,因为离别的愁绪在此刻尤为强烈。他想象着友人在回望之际,彩虹映照在林椒之上,增添了离别的诗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展现出深厚的友情。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明珠摘木末,红露贮金盘。
始见侍臣赐,已为黄雀残。
味兼羊酪美,食厌楚梅酸。
苑囿东周盛,累累映叶丹。
宫街不闭东城月,圆影才亏夜色春。
自跃金羁来宿省,从他锦帐欲誇人。
灯光远近疑争昼,歌韵高低竞起尘。
我老都无游乐意,似君清枕睡侵晨。
子猷多兴怜飞雪,向晚归时又见飘。
拂马随人如著莫,舞空吹面亦胜消。
闭门我作袁安睡,呵笔君为谢客谣。
记取明朝朝谒去,毳裘重戴冷寥寥。
晓出春风已摆条,应逢社伯马蹄骄。
坛边宿雨微沾麦,水上残冰壅过桥。
燕子飞来依约近,雁行归去试教调。
北扉西掖多才思,相与飘飘在泬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