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帆湿去悠悠,停桡宿渡头。
乱烟迷野岸,独鸟出中流。
篷雨延乡梦,江风阻暮秋。
傥无身外事,甘老向扁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夜泊图。开篇“帆湿去悠悠,停桡宿渡头”两句,通过帆布因露水而湿润、船只在渡口停泊的情景,传达出一种行旅疲惫、安歇于静谧之地的氛围。接下来的“乱烟迷野岸,独鸟出中流”又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烟雾缭绕中的江岸和偶尔飞过的孤单小鸟,都映衬出诗人独自夜泊时的心境。
第三句“篷雨延乡梦,江风阻暮秋”,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描写。篷帘之下,细雨如丝,似乎连绵不断的情感也随着这细雨融入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而那阻挡在夜色中的秋风,更增添了一份萧瑟与孤独。
最后,“傥无身外事,甘老向扁舟”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纷争,对于归隐生活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这里的“傥”,即是“倘”的异体字,意味着如果或假如。而“甘老向扁舟”则显示出诗人愿意在一叶扁舟中安享晚年,不问世事。
整首诗通过对夜泊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乐于孤独的生活态度。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
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
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
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
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
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
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
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
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情。
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
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