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农用八政食为元。播时百谷民所天。
禘尝郊社尽洁虔。燕飨馈食礼节宣。
九功惟序登颂弦。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沈约之手,名为《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中的第九首“需雅”。沈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音乐理论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中提到“农用八政食为元”,强调了农业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地位,粮食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接着,“播时百谷民所天”进一步阐述了适时播种谷物对于民众生活的重要性,如同天神一般不可或缺。然后,“禘尝郊社尽洁虔”表达了对祭祀活动的重视与恭敬,认为这些仪式应当纯洁虔诚地进行。接下来,“燕飨馈食礼节宣”则指出宴请宾客或举行宴会时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强调了礼节的宣示与遵守。最后,“九功惟序登颂弦”意味着通过音乐来赞颂国家的九项功绩,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体现了音乐在表达国家成就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祭祀、礼仪和音乐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沈约对传统文化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他作为文人学者对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贡献。
不详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感物而动物靡遂。大羹不和有遗味。
非极口腹而行气。节之民心杀攸贵。
宁为礼本饔与饩。
始诸饮食物之初。设卦观象受以需。
烝民乃粒有牲刍。自卫反鲁删诗书。
弋不射宿杀已祛。
在昔哲王观民志。庶羞百品因时备。
为善不同同归治。蔬膳菲食化始至。
率物以躬行尊位。
雅有洄酌风采苹。蕴藻之菜非八珍。
涧溪沼沚贵先民。明信之德感人神。
譬诸礿祭在西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