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析木带天津,华星随去人。
扬旌踰绝漠,负弩候前尘。
出塞风霜苦,归涂杨柳春。
会书专对美,烨烨满秋筠。
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语言凝练,意境辽阔。开篇“析木带天津”直译为用斧头砍伐树木来制作船只,可以比喻为通过努力和智慧开创一条道路。“华星随去人”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仿佛在说伴随行者的是那璀璨如华的繁星。
“扬旌踰绝漠,负弩候前尘”中,“扬旌”指的是高举军旗,而“踰绝漠”则形容军队跨越沙漠之远。“负弩”意为背着弓箭,“候前尘”则是在等待敌人的踪迹。这些词汇共同描绘了战士在沙漠中的英勇景象。
“出塞风霜苦,归涂杨柳春”表达了边塞将士的艰辛和对春天温暖景色的向往。“出塞”指的是出发到边塞之地,“风霜苦”则形容边塞的严寒困苦;“归涂”是返回的地方,而“杨柳春”则是那里的美丽景色。
最后,“会书专对美,烨烨满秋筠”中,“会书”意味着聚首论道,“专对美”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专注和欣赏。“烨烨”形容的是火焰燃烧时连绵不断的声音或状态,而“满秋筠”则是充满整个秋季的竹林之意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军旅生活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画工执笔已心游,稍稍蘅皋引杜洲。
堆案烦文犹倦暑,满轩新意忽惊秋。
天生贤者非无谓,官遇明时未易休。
正恐怒飞朝暮事,丹青难得久淹留。
平晓何人汲井华,辘轳声急散春鸦。
开园更有四五日,映叶尚馀三两花。
宿病岑岑犹带酒,无眠耿耿不禁茶。
自嫌行乐妨年少,遽索蓝舆且向家。
恬然如一梦,分竹守长安。
去日冰犹壮,归时花未阑。
风光经目少,惠爱及民难。
可惜终南色,临行子细看。
忽忽此何地,经时更自猜。
深疑醉里得,复似梦中来。
薄宦真何益,浮生信可咍。
鹏蜩定有分,不若寸心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