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仲庶省壁画山水

画工执笔已心游,稍稍蘅皋引杜洲。

堆案烦文犹倦暑,满轩新意忽惊秋。

天生贤者非无谓,官遇明时未易休。

正恐怒飞朝暮事,丹青难得久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画家挥毫之际已神游其中,渐渐地,他的创作引领着画面走向杜甫的诗境。
堆积如山的文书使他感到疲倦,然而窗外的新景色却让他突然感受到秋天的来临。
上天赋予有才德的人并非徒劳,但在明君当政的时代,他们也未必能轻易停歇。
他担心自己因忙碌而无法长时间专注于艺术创作,因为一幅精美的画作很难长久停留。

注释

画工:指画家。
执笔:握笔绘画。
心游:精神投入。
蘅皋:长满香草的水边之地,代指诗情画意。
杜洲:杜甫所描绘的景象或意境。
堆案:堆积如山的文案。
烦文:繁重的文书工作。
倦暑:在炎热中感到疲倦。
新意:新颖的想法或景色。
天生:上天赋予。
贤者:有才能的人。
官遇:仕途遭遇。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易休:轻易停止。
怒飞:忙碌不停。
朝暮事:日常事务。
丹青:绘画艺术。
淹留:长时间停留。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依韵和仲庶省壁画山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观赏一幅山水画时的心境和情感。

“画工执笔已心游”表明画家通过自己的笔触将内心的情感与想象融入画中,观者也随之沉浸于这片虚构的山水世界。“稍稍蘅皋引杜洲”则描绘了画中的景色,可能是轻轻地勾勒出远处的山峦或岛屿。

“堆案烦文犹倦暑”、“满轩新意忽惊秋”两句展示了诗人在忙碌的官职生活中仍不忘关注文学创作,尽管工作繁重、炎热难耐,但一有新的灵感便如秋风般清爽。

“天生贤者非无谓”表达了对天赋才能者的赞美,他们并非无为而治。紧接着的“官遇明时未易休”则是说在得到明君赏识、身居要职之时,不能因功成而懈怠。

最后,“正恐怒飞朝暮事,丹青难得久淹留”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政治变迁的担忧,以及对艺术永恒价值的珍视。这里的“丹青”指的是画家使用的颜料,而“难得久淹留”则是说真正好的艺术作品难以长久保存。

整首诗通过山水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和政治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其夕宿独乐园诘朝将归赋诗

平晓何人汲井华,辘轳声急散春鸦。

开园更有四五日,映叶尚馀三两花。

宿病岑岑犹带酒,无眠耿耿不禁茶。

自嫌行乐妨年少,遽索蓝舆且向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到任明年旨罢官有作

恬然如一梦,分竹守长安。

去日冰犹壮,归时花未阑。

风光经目少,惠爱及民难。

可惜终南色,临行子细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到并州已复数月率尔成诗

忽忽此何地,经时更自猜。

深疑醉里得,复似梦中来。

薄宦真何益,浮生信可咍。

鹏蜩定有分,不若寸心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子华应天院行香归过洛川

印节传呼洛北还,府庭无讼不妨闲。

度桥寒色侵春服,按辔晴光露晓山。

香穗徘徊凝广殿,花篮繁会满通阛。

自知白雪高难和,忍愧谁能寄我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