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隐喻和讽刺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场景:老胡(可能指某位僧人或修行者)的言行举止已经偏离了正轨,违背了规矩。迦叶(佛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著称)在这里被用来象征理解或纠正行为的人,但似乎并未能成功地揭示或阻止老胡的不当行为。
诗中的“口耳到君俱丧尽”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老胡的言行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无论是口头的教诲还是行动的示范,都未能对其产生正面影响。这暗示了老胡的行为已经深入骨髓,难以改变。
最后一句“又还家丑外边扬”则进一步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原本应该在内部解决的问题,却因为老胡的行为而被公开,损害了团体的形象和声誉。这里的“家丑”既可指老胡的个人错误,也可泛指任何不光彩的行为,其对外界的传播,无疑是对整个群体的负面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老胡与迦叶之间的互动,以及最终结果的描述,反映了对违背道德规范、破坏集体荣誉行为的批判。它强调了个人行为对周围环境乃至整个社群的影响,以及及时纠正错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