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内方山人还天台

沧海冥冥吹远松,青霞片片生残峰。

括山一万六千丈,山人一室葱翠浓。

南连委羽纷灵圣,金芝翠籥玲珑映。

四明云日自开窗,五县山川若摇镜。

山人原合住山间,每怪山人不住山。

我梦天台无羽翼,空歌积雪送君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汤显祖所作,《送内方山人还天台》。诗中描绘了山川壮丽之景,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沧海冥冥吹远松”,以大海的辽阔和远方松林的苍茫起笔,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接着“青霞片片生残峰”,描绘了山峰上残留的霞光,如同片片彩霞,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色彩。接下来“括山一万六千丈,山人一室葱翠浓”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的高峻与绿意盎然的环境,暗示了山人生活的清幽与自然和谐。

“南连委羽纷灵圣,金芝翠籥玲珑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的神秘与美丽,金芝翠籥的映照,仿佛是自然界的神迹,充满了灵性和神圣感。最后“四明云日自开窗,五县山川若摇镜”两句,以云日开窗和山川如镜的比喻,展现了山中美景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同时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开阔。

“山人原合住山间,每怪山人不住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人生活方式的赞赏与好奇,同时也流露出对山人选择离开山间的遗憾。最后“我梦天台无羽翼,空歌积雪送君还”两句,以梦境和歌声作为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山人归途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归途的深情祝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万州藤障子

剑门藤丝如发细,织作争先出新意。

十二云屏海上来,平波莹熨潇湘字。

纤纤闺指真绝奇,阗花侧叶凤交嬉。

高吹海色障风日,遥忆烟萝摆月时。

形式: 古风

题小李将军画

画山何得用金碧,小李将军创其迹。

近来仅数仇十洲,笔法虽工损气格。

当年传说文皇时,阴山之旁陈六师。

连峰叠嶂出大漠,金碧照面光参差。

马上大叫龙颜喜,世间山色无如此。

天开图画北海间,小李将军笔法是乃知。

将军之画有所传,即如此幅何工妍。

璚楼翠阁空中悬,绿松片片龙鳞然。

将军逝后八百年,犹有生气飞紫烟。

堂中风吹山欲动,耳边飞涛鸣溅溅。

楼中之仙身似鹤,珊瑚钩卷明珠箔。

蓬岛能移席上开,云霞揽取尊前落。

郑生才高类此峰,相邀把酒弄山松。

披襟若坐翠山里,海上群仙尔定逢。

形式: 古风

夏日游张内史园饮酒醉卧既寤日已夕矣偶题口号

空园花色暗,云卧不知醒。

松风洒面忽惊起,夕阳照见西山亭。

遥看群鸟飞孤屿,无数蝉声吊残暑。

解酲何惜整新杯,散发行吟自归去。

形式: 古风

杂兴寄山中人

十丈垂柳枝拂地,连城丰草莺啼乱。

空山一望少人行,潭水虚舟自舣岸。

山中伴侣久沈沦,奔走风尘愧此身。

山人定自长相忆,山鸟何时不向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