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情/暗香.疏影、暗香,姜白石为梅著语,因易之曰红情、绿意以荷花荷叶咏之

无边香色。记涉江自采,锦机云密。

剪剪红衣,学舞波心旧曾识。

一见依然似语,流水远、几回空忆。

看□□、倒影窥妆,玉润露痕湿。闲立。翠屏侧。

爱向人弄芳,背酣斜日。料应太液。

三十六宫土花碧。

清兴凌风更爽,无数满汀洲如昔。

泛片叶、烟浪里,卧横紫笛。

形式: 词牌: 暗香

翻译

无边的香气和色彩,记得我曾涉水而过,亲手采摘,如同锦织机上的繁密云彩。
剪裁出鲜艳的红衣,像在湖心学舞时的记忆,曾经熟悉。
初次相见,仿佛仍有言语,流水悠长,多次空想重逢。
看着水中倒影,她偷偷照镜子,肌肤如玉,露珠湿润。
她悠闲地站在翠绿屏风旁,喜爱向人们展示她的芬芳,斜阳下醉态可掬。
猜想她在太液池畔,那里曾有三十六宫的繁华。
清雅的兴致随风飘逸,昔日的美景依旧满布汀洲。
在烟雾迷蒙的水面,她乘一片落叶,吹奏着紫色笛子,横卧其中。

注释

香色:香气和色彩。
涉江:涉水过江。
锦机:织锦机。
云密:繁密如云。
红衣:红色的衣服。
波心:湖心。
太液:古代皇家园林。
清兴:清雅的兴致。
紫笛:紫色的笛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开篇即用“无边香色”四字,设定了全诗的意境,给人一种迷离恍惚之感。接着,“记涉江自采,锦机云密”两句,既写出了采花的情景,也暗示了一种富贵与繁华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剪剪红衣,学舞波心旧曾识”这些细节,展现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

“一见依然似语,流水远、几回空忆”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感状态。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借景抒情,用“看”字开始的一系列动作,如观察倒影中的妆容,玉润露痕湿的描写,都让人感觉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

“闲立。翠屏侧。”这两句似乎是在描绘诗人当下的心境,闲适而又有一种隔绝于世的感觉。而接下来的“爱向人弄芳,背酣斜日”则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享受和追求。

最后,“料应太液。三十六宫土花碧。清兴凌风更爽,无数满汀洲如昔。”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再次强化了诗中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胸襟。而“泛片叶、烟浪里,卧横紫笛”则是用音乐来烘托氛围,营造出一幅江上泛舟、悠然自得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超凡脱俗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西子妆慢/西子妆

白浪摇天,青阴涨地,一片野怀幽意。

杨花点点是春心,替风前、万花吹泪。遥岑寸碧。

有谁识、朝来清气。自沈吟、甚流光轻掷,繁华如此。

斜阳外。隐约孤村,隔坞闲门闭。

渔舟何似莫归来,想桃源、路通人世。危桥静倚。

千年事、都消一醉。谩依依,愁落鹃声万里。

形式: 词牌: 西子妆

西江月.绝妙好词乃周草窗所集也

花气烘人尚暖,珠光出海犹寒。如今贺老见应难。

解道江南肠断。谩击铜壶浩叹,空存锦瑟谁弹。

庄生蝴蝶梦春还。帘外一声莺唤。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题墨水仙

缥缈波明洛浦,依稀玉立湘皋。独将兰蕙入离骚。

不识山中瑶草。月照英翘楚楚,江空醉魄陶陶。

犹疑颜色尚清高。一笑出门春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作墨水仙寄张伯雨

落落奇花未吐,离离瑶草偏幽。蓬山元是不知秋。

却笑人间春瘦。潇洒寒犀麈尾,玲珑润玉搔头。

半窗晴日水痕收。不怕杜鹃啼后。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