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读书乐(其一)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光映照栏杆,流水环绕回廊,舞雩归来,春风中吟唱着美妙的诗篇。
树上的好鸟如同朋友,落花漂浮水面,仿佛都是大自然的诗篇。
岁月匆匆,不要让美好的时光流逝,人生中最美好的事就是读书。
读书的乐趣究竟如何形容?绿意盎然的窗外,青草茂盛,无需修剪。

注释

山光:明亮的山色。
照:照射。
槛:栏杆。
绕:环绕。
廊:走廊。
舞雩:古代祭天求雨的地方。
归咏:归来后吟唱。
春风香:带有春意的芳香。
好鸟:美丽的鸟儿。
枝头:树枝上。
落花:凋落的花瓣。
文章:这里指自然景色如诗如画。
蹉跎:虚度光阴。
韶光:美好的时光。
唯有:只有。
读书好:读书是最好的。
读书之乐:读书的乐趣。
绿满:绿色充满。
窗前:窗户前面。
草不除:草没有被铲除,表示生机勃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其一)》,描绘了四季读书的乐趣。首句“山光照槛水绕廊”展现了静谧而清幽的读书环境,山光与流水相映,暗示着读书人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舞雩归咏春风香”描绘了春日读书后的轻松愉悦,仿佛连春风都带着书卷的香气。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将鸟儿和落花比作读书的乐趣,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认为自然万物都可以成为读书的灵感来源。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强调了珍惜时光,认为读书是最美好的消磨时光的方式,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以景结情,通过绿意盎然的窗外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读书带来的乐趣,即使窗外青草茂盛也不忍心除去,因为那正是读书带来的宁静与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读书的乐趣,寓教于乐,富有哲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读书的崇尚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29)

翁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古堂岁寒杂书韵

清新如修竹,月露洗琅玕。

爱之不能舍,一月三四看。

伊人伟识量,文字馀波澜。

出处早见几,在汉申屠蟠。

风雨江村暮,门掩清灯寒。

所抱寸心在,千载重不刊。

满前炽子孙,已足遗以安。

会当骖白鹿,华顶炼还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吴烈女

士习与世换,一堕不自持。

宁如二女子,至性不自移。

人之能为人,所惧大节亏。

吾父死汝手,吾身岂汝随。

匪云随我节,义合同其归。

空山雨流血,白日寒无辉。

女子有是哉,道旁为嗟咨。

北风飒万类,始见青松姿。

有女焯其行,发潜可无诗。

死其身不顾,身后遑所知。

伤心复伤心,风味日以漓。

寄语读书者,曷不愧于斯。

形式: 古风

采桑

采桑子,采桑子。

朝去采桑日已曙,暮去采桑云欲雨。

桑叶郁茂寒露眉,桑枝屈曲勾破衣。

大妇年年忧蚕饥,小妇忙忙催叶归。

东邻女,对西乡,道蚕眠起较迟早。

已觉官吏促早缲,新丝二月已卖了。

卖了新丝更栽桑,桑栽还似去年长,岂知城中花囿花压墙。

朱楼旭日映红妆,不识桑树有罗裳。

形式: 古风

寄陈古堂(其一)

往来几兴亡,古今一天地。

而人生其中,云胡不自贵。

渺予寸心孤,浩发千载喟。

残夜抱遗编,青灯照无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