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四首(其三)

滕州济州山不多,平林大野少人家。

解貂且问将军酒,对雪谁言学士茶?

直北五更闻玉笛,江南十月老梅花。

相逢休说凄凉事,湖海诸郎鬓未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滕州和济州山势并不险峻,大片的平原和田野间稀疏地分布着人家。
脱下貂裘,我询问将军可有美酒?对着飘雪,又有谁能说那是书生的清茶?
在北方的深夜,我听到悠扬的玉笛声,而在江南的十月,梅花已经凋零老去。
相遇时,切莫提起那些凄凉的往事,因为我们这些江湖游子,头发还未斑白。

注释

滕州:地名,古代行政区划。
济州:地名,古代行政区划。
山不多:山势不险峻。
平林:广阔的树林。
大野:广袤的原野。
少人家:人烟稀少。
解貂:脱下貂皮衣。
将军酒:将军所享用的美酒。
对雪:对着飘落的雪花。
学士茶:书生常饮的清茶。
直北:正北方向。
五更:黎明前的夜晚。
玉笛:玉质或精美的笛子。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十月:秋季的十月份。
老梅花:形容梅花已凋谢。
相逢:相遇。
凄凉事:悲伤或不幸的事情。
湖海:泛指江湖,此处指四处漂泊的生活。
诸郎:各位朋友,此处指同为游子的人。
鬓未华:头发还未斑白,形容年纪尚轻。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滕州和济州的自然景象,山少而林木平展,田野广阔,人烟稀少。诗人以访友为背景,通过“解貂且问将军酒”和“对雪谁言学士茶”的细节,展现了在风雪中与将军畅饮和与学士品茗的场景,体现了士人的豪放与文雅。

“直北五更闻玉笛”一句,通过深夜的笛声,传达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而“江南十月老梅花”则暗示了时令已深,但梅花依然傲霜开放,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最后,诗人劝告朋友“相逢休说凄凉事”,表达了对友人共度困境的鼓励,以及对自身“湖海诸郎鬓未华”的自我安慰,即虽然身处逆境,但青春犹在,未来仍有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与坚韧,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四首(其四)

黄河西下水多生,滕州徐州田不耕。

农民尽逐鱼鳖去,商贾只凭舟楫行。

青山峨峨出鲁国,白云滚滚来任城。

浪游欲尽燕云道,尚欠南风几日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独坐

独坐高楼暮,凄凉何所闻?

乱山流冻雨,荒树接孤云。

关陕鸦成阵,幽并马不群。

故人消息断,凋弊闵期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独宿

独宿输吾惯,石床苔藓丰。

气清神自固,梦不与人同。

灯焰悬空壁,炉香袅细风。如何纨绮辈?

服药取奇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看山

昨朝问竹城西去,今日看山湖来来。

酌醪数斗且尽醉,好景百年能几回?

野草散光摇翠浪,风花移色闪苍苔。

飞流最是东南急,乘兴无辞杖履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