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三)

三月安居要护生,蛾蛘蚁子乱纵横。

衲僧自有转身路,不向时人行处行。

三条椽下清风远,六尺单前白昼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首句“三月安居要护生”点明了时间背景和行为准则,强调在三月这个季节里,人们应该保护生命,体现了一种慈悲为怀的生活态度。

“蛾蛘蚁子乱纵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昆虫活跃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接下来,“衲僧自有转身路,不向时人行处行”,则进一步揭示了禅宗中关于自我认知和修行的独特见解。这里“衲僧”指的是僧侣,诗句暗示了修行者应有自己的道路,不应盲目跟随世俗的路径,体现了独立思考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三条椽下清风远,六尺单前白昼长”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修行的境界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表达了在远离尘嚣、静心修行的状态下,心灵可以达到一种超脱和平静的境界。清风远、白昼长,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寓意着内心的清明和时间的悠长,暗示了修行者追求的是一种持久而深远的心灵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禅宗文化中对生命、自然和修行的独到理解,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重视。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四)

芭蕉闻雷开,还有耳么。葵花随日转,还有眼么。

社桑知天风,还有心么。海水知天寒,还有意么。

无情之物,尚自知时。多少衲僧,一向瞌睡。

形式: 古风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五)

资福为人处,从来无异路。

饭饱譬如闲,共般数担土。

你行我亦行,你住我亦住。

形式: 古风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六)

咄哉异类身,轮转无休息。

戴角复被毛,觳觫偿人力。

我观佛与牛,其性本来一。

良由昧此心,所以异形质。

想汝为人时,岂信有今日。

侵欺常住钱,互用招提物。

是非信口谈,酒肉恣情食。

五戒既不持,人身安可得。

今日堕牛身,方知无利益。

形式: 古风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七)

才见仲冬初,不觉又月半。

光景急如梭,人情忙似钻。

白发鬓边添,朱颜暗里换。

名利竞头争,好事无人看。

腊月三十日,饶你是铁汉。

觉花有种无人种,心火无烟逐日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