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访后渠崔侍郎不遇次韵

为访高人馆,联镳出近坰。

并从金地入,不见玉山形。

榻尚留仙麈,云疑隔使星。

无人问奇字,载酒只空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高人隐居之所的场景,却未能如愿遇到主人的微妙心情。诗中的“高人馆”象征着隐逸与超脱世俗的生活,而“近坰”则暗示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踏入了金地,即佛教圣地,却未见玉山,可能寓意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榻尚留仙麈,云疑隔使星。”这两句描绘了虽未见到主人,但其生活痕迹犹在,榻上还留有仙人的麈尾(拂尘),云雾似乎隔开了使者星辰,暗喻主人虽不在,但其精神仍在,如同星辰般指引着来访者。

最后,“无人问奇字,载酒只空亭。”则表达了诗人独自在空寂的亭中饮酒,无人交流,只能以酒自慰的孤独感。这里的“奇字”可能指的是深奥的学问或难以理解的哲理,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访友不遇的失落与自我反思的过程,同时也流露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济上别钱副使

木落村逾迥,洲回水更包。

乱泉舂急峡,短日漾寒郊。

问俗非吾土,逢君似旧交。

笑谈方此始,何事又相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点苍山歌赠雪屏赵考功

点苍山,十九峰,峰峰巧削玉芙蓉,炎天赤日雪不融。

峰顶涌出十九泉,一峰一泉相萦缠,流到峰前共一川。

雪花乱落绿波里,迭岛连洲镜中起,是为巨海名西洱。

蒙舍当年控百蛮,山水中间凿两关,一夫守此百不攀。

圣代垂裳九夷附,此地千秋罢烽戍,洱海行人日夜渡。

剪除蓬藋疏街衢,歌钟绮衣盈路隅,昔日不毛今雄都。

山中鸡犬散不取,山下乌蛮种禾黍,况乃儒风似邹鲁。

纷纷犀象走王庭,怪石亦具山水形,尽辇中州作画屏。

羡君结庐山之窟,窗里诸峰互出没,夜夜读书常映雪。

十年簪笏系朝班,位高官要身不闲,惟有清梦到故山。

余亦平生好奇者,一说名山心若洒,何时与君共坐雪峰下。

形式: 古风

李中麓文选藏书歌

中麓子,最好奇,平生苦心只自知。

破冢将寻姬氏籍,凿山欲出禹王碑。

鸟篆蚪文焚后字,白云黄竹删前诗。

藏在阴厓及海窟,神物守护谁得窥。

自从掇取归君屋,但闻胡山鬼夜哭。

汗牛讵止盈五车,插驾应知满万轴。

开函几席生云烟,五色纷纷耀人目。

家中绫绮割截尽,更剪朝衣作装束。

中麓子,几岁读书长闭门。

自信中郎能一目,还轻左氏识三坟。

迩来下笔作词赋,绝似先年石鼓文。

却忆射策来京国,此时才士纷如云。

雕龙白马争先后,一日逢君皆闭口。

试问䶂鼠君已知,解对黄熊谁更有。

共看飞腾迈等伦,早排阊阖上麒麟。

遂令纨裤生叹息,公卿元是读书人。

老大无闻予自怜,论交多愧十年前。

可道壮心犹未已,时复从右乞一编。

形式: 古风

詹府燕集奉和上宰松皋公三首(其一)

祥光虹渚应玄苍,喜溢仙曹荐羽觞。

匕鬯万年征子圣,股肱一德见臣良。

袖携香雾东华上,履曳星辰北斗旁。

共说疑丞归大老,竞将礼乐赞灵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