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渔(其二)

采薇南山阿,归耕南山下。

食苦心无虞,守约自闲暇。

出处皆有义,在理无用讶。

今人举一隅,何足语学稼。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诗《不愿渔(其二)》由宋代诗人王令所作,通过“采薇南山阿,归耕南山下”两句,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间采薇、归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的“食苦心无虞,守约自闲暇”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这位隐士虽食苦却心无挂碍,保持简朴生活,内心宁静自得的状态。

“出处皆有义,在理无用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和行为准则的看法,认为无论是出仕还是归隐,只要合乎道义,就不应感到惊讶或疑惑。最后,“今人举一隅,何足语学稼”则以反问的形式,指出当下的世人往往只看到事物的一面,对于学习农事或更深层次的人生智慧,显得浅薄无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生活态度的追求,以及对世俗观念的反思。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杂诗效孙莘老(其二)

犬羊养于人,壮则人食之。

猛虎嗜人肉,终昧猎者机。

豺狼与狗同,为害岂必威。

封狐能为人,还作行子妻。

形式: 古风

东城

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

忽忽自北至,岁月令人惊。

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

谁能当此时,叹息微阴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答弟逢原

无求子乐我何悲,且与儿曹并日饥。

子道合人终不苟,有求虽欲可从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不缘燕子穿帘幕,春去春来那得知。

形式: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