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彭秋卷末

雨露悽其厚地阴,千秋宰木是衣襟。

君看江头寒食日,谁不邙山路上心。

勿剪世无嘉树传,相寻事有后来吟。

相堂翁仲曾传语,所谓天光要下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埴的《书彭秋卷末》,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情感的寄托。

"雨露悽其厚地阴,千秋宰木是衣襟。"

这两句通过对雨水滋润大地、古树参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之情。"雨露悽其厚"表明了雨水的丰沛与滋养之功,而"千秋宰木是衣襟"则形象地比喻古树如同穿越时光的长衫,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叹。

"君看江头寒食日,谁不邙山路上心。"

这两句则转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提醒读者在江边观赏那冷清的日落,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对往昔岁月的留恋和思念。而"邙山路上心"则指向了古人常用以寄托哀愁的地点——邙山。

"勿剪世无嘉树传,相寻事有后来吟。"

这里诗人表达了希望美好的事物能流传后世,不被时光磨灭。他强调不要切断那些值得赞扬和记忆的事情,并且在将来的日子里还能回味这些美好的往事。

"相堂翁仲曾传语,所谓天光要下临。"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相堂翁仲(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位贤者或先贤)曾经说过的话,内容涉及到对"天光"的期待,这里的"天光"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启迪或者道德上的光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精神引领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时间流逝以及文化传承等主题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4)

张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白祠

翰林昭代世之雄,何止将军走下风。

吟墨淋漓三极浃,酒杯倾倒五湖空。

可怜墓草离离碧,不似袍花袅袅红。

端的骑鲸何许去,娥眉亭上问渔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风雨后有怀

凄凄如此雨,仆仆是何人。

野饭徒炊湿,泥行亦浃旬。

斯文从古有,我辈及今贫。

岁晚归南郭,为靴不用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冬夜李仲玉寓所

门关晡半掩,鸟雀远相呼。

星宿生圭窦,春风在石炉。

不胜亲友念,有恨岁年徂。

坐久四邻静,寒灯势颇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合江亭

踏到城隅路尽头,烝湘两水忽交流。

炉薰不断征蛮祀,碣墨空遗责楚羞。

石鼓无声山落木,朱陵未觉月生洲。

冷吟绿净不得句,手搅天风更上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