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怀林(其二)

年少才情亦可跨,暂时不见即天涯。

何当弃我先归去,化作楚云散作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哭怀林(其二)》是明代诗人李贽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复杂情感。

“年少才情亦可跨”,开篇便以赞美之词,表达了对怀林年轻时才华横溢的肯定与欣赏。这里的“跨”字,不仅指超越同辈,更蕴含着对怀林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与祝福。

“暂时不见即天涯”,转折处,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即使只是短暂的不见面,也仿佛隔开了遥远的距离,形象地表达了友情的深厚与思念的强烈。

“何当弃我先归去,化作楚云散作霞。”最后两句,诗人想象怀林在离开后,能够像楚地的云一样自由自在,最终化为绚烂的晚霞,既是对怀林美好未来的祝愿,也是对两人友情的永恒寄托。这里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怀林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哭怀林(其三)

梦中相见语依依,忘却从前抱病归。

四大已随风火散,去书犹嘱寄秋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哭怀林(其四)

年在桑榆身大同,吾今?子非龙钟。

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晋阳怀古

水决汾河赵已分,孟谈潜出间三军。

如何智伯破亡后,高赦无功独首论。

形式: 七言绝句

过雁门(其一)

尽道当关用一夫,昔人曾此捍匈奴。

如今冒顿来稽颡,李牧如前不足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