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避暑来高寺,终朝脱帽翁。
四檐青嶂下,一枕绿阴中。
云意看无尽,禽声听不同。
楼台城市有,何地觅凉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顾逢在夏日避暑时来到高山寺庙的情景。他整日悠然自得,仿佛一个不拘小节的老者,摘下了帽子,沉浸在清凉的环境中。四周是四面环绕的青山,寺内绿树成荫,为他提供了理想的避暑之地。诗中通过"云意看无尽",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的美景,而"禽声听不同"则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与宁静。诗人感叹,在这远离尘世喧嚣的楼台之中,何处能再寻得如此清风习习的惬意呢?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都市繁华的疏离感。
不详
最喜孤山夜,斜枝月下清。
透窗疑笔写,映地若天生。
鹤步踏不动,蜂腰时自横。
几回云聚散,晦后再分明。
夏木千重裹,春无迹可窥。
静如云聚处,动似雨来时。
坐对清相逼,行吟暑不知。
幽禽啼复歇,难认著巢枝。
湖山重作记,当代得名公。
多有前时事,皆归片石中。
船头擎白浪,帆腹饱秋风。
共载还吴□,樽前笑语同。
移宅虽然远,携筇到两回。
只知相别去,不道又重来。
溪鲫和冰煮,邻醅带雪开。
诗家堪入画,满眼玉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