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火

天付炎威与祝融,海波如沸沃珍丛。

飞将宝鼎千重燄,炼就丹砂万点红。

自抱赤衷迎晓日,应惭艳质媚春风。

农家颖实需甘雨,愁拟焚林望碧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榴火》描绘了榴花盛开的热烈景象,诗人以“天付炎威”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炎热与榴花的生长紧密联系起来,赋予了榴花一种天生的热烈与生命力。接着,“海波如沸沃珍丛”,以海浪翻腾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榴花丛生的茂盛与生机勃勃的状态。

“飞将宝鼎千重焰,炼就丹砂万点红”两句,运用了炼丹术的意象,将榴花比作炼成的丹砂,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蕴含着深邃的象征意义,暗示榴花如同经过岁月磨砺后的精华,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自抱赤衷迎晓日,应惭艳质媚春风”则进一步深化了榴花的形象,它在晨光中展现赤诚之心,却也略感羞愧于自己过于艳丽的姿色,似乎在表达一种谦逊之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最后,“农家颖实需甘雨,愁拟焚林望碧空”两句,转而关注了榴花对于农人的意义,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思考。这里既表达了榴花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又通过“焚林”这一行为的假设,引发了对破坏自然生态后果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榴火》不仅是一首赞美榴花之美的诗歌,更蕴含了对自然、生命、社会和人类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6)

朱之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杨梅

乃祖杨朱族最奇,诸孙清白又分枝。

炎风不解消冰骨,寒粟偏能上玉肌。

异味每烦山客赠,灵根犹是圣僧移。

水晶盘荐华筵上,酪粉盐花两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村居

疏疏梅雨橘花香,寂寂桐阴研席凉。

怪底林间金弹子,枇杷都熟不知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樱桃花

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

溪转开双笑,临流见浣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龙眼(其一)

来从炎徼登雕俎,满架芳馨总莫逾。

崖蜜纵甘终带酢,江瑶虽美未全瑜。

骚人赋就芳名远,汉帝移来贝叶敷。

较烈侧生应不忝,何缘唤作荔枝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